“何處罟師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罟師歸”全詩
何處罟師歸,自識門前樹。
披圖憶所歷,仿佛松滋渡。
¤
分類:
《楚江清遠圖為沈倫畫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張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楚江清遠圖為沈倫畫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是明代張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河清幽的景象,并表達了對過去經歷的回憶和對自然的深切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
潮落寒沙廣,蒼然遠山暮。
何處罟師歸,自識門前樹。
披圖憶所歷,仿佛松滋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楚江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江河、山巒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出一種清幽的氛圍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潮落寒沙廣,蒼然遠山暮。”以江潮退去、寒冷的沙灘廣闊和遠山的暮色為描寫對象,暗示了季節的變化和自然的冷寂之感。這里的蒼然遠山和暮色的描繪,給人以一種靜謐而憂郁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何處罟師歸,自識門前樹。”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罟師指的是漁民,這里用以象征過去的友情和往事。門前的樹被詩人用來作為自我辨認的標志,意味著他已經認識到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
最后一句“披圖憶所歷,仿佛松滋渡。”則表達了詩人看著圖畫回憶過去,仿佛置身其中的感受。披圖指的是展開圖畫,詩人透過圖畫回憶起自己的經歷,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圖畫中江山的風景和氣息。
整首詩意融情感、自然景色和回憶于一體,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過去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事物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歷史經歷的回憶。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明代詩人張羽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何處罟師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ǔ jiāng qīng yuǎn tú wèi shěn lún huà bìng yù jiǔ qǔ shān fáng zuò sì shǒu
楚江清遠圖為沈倫畫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
cháo luò hán shā guǎng, cāng rán yuǎn shān mù.
潮落寒沙廣,蒼然遠山暮。
hé chǔ gǔ shī guī, zì shí mén qián shù.
何處罟師歸,自識門前樹。
pī tú yì suǒ lì, fǎng fú sōng zī dù.
披圖憶所歷,仿佛松滋渡。
¤
“何處罟師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