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中齋尋午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上中齋尋午墅”全詩
江上中齋尋午墅,沙邊夜梵雜寒潮。
宰官問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條。
歲晚定知歸本寺,待予聽雪坐終宵。
分類:
《送僧還天臺省親》張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還天臺省親》是明代張羽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載經東去路迢迢,
應為寧親到石橋。
江上中齋尋午墅,
沙邊夜梵雜寒潮。
宰官問法留三宿,
慈母焚香制七條。
歲晚定知歸本寺,
待予聽雪坐終宵。
譯文:
帶著佛經東行路遙遠,
為了護送親人到石橋。
江上找尋中午的住處,
沙灘邊夜晚的梵音與寒潮交雜。
宰官詢問佛法留下三天,
慈母焚香祈福七次。
年華晚了定知歸寺廟,
等待我聽雪坐到天亮。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詩人護送親人離別的情景。他載著佛經向東行進,路途遙遠,為了保護親人安全,他陪同到達石橋。在江邊,他找到午后的住處,夜晚時,聽到梵音與寒潮交織在一起。當地的宰官詢問他的佛法,于是他決定在此停留三天。他的慈母為他送行,焚香祈福七次,表達了母愛的深情。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知道該回到自己的寺廟了,等待他的是夜晚中聆聽雪落的寧靜時刻。
這首詩展現了離別的情感與對親情、佛法的思考。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了旅途的辛苦、親情的珍貴以及對佛法的虔誠。同時,通過描繪寂靜的夜晚和雪落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對歸家的期盼。整首詩既有離別的無奈和思念,又有歸途中的寧靜和期待,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江上中齋尋午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hái tiān tāi xǐng qīn
送僧還天臺省親
zài jīng dōng qù lù tiáo tiáo, yīng wèi níng qīn dào shí qiáo.
載經東去路迢迢,應為寧親到石橋。
jiāng shàng zhōng zhāi xún wǔ shù, shā biān yè fàn zá hán cháo.
江上中齋尋午墅,沙邊夜梵雜寒潮。
zǎi guān wèn fǎ liú sān sù, cí mǔ fén xiāng zhì qī tiáo.
宰官問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條。
suì wǎn dìng zhī guī běn sì, dài yǔ tīng xuě zuò zhōng xiāo.
歲晚定知歸本寺,待予聽雪坐終宵。
“江上中齋尋午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