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嗟君不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敢嗟君不憐”出自唐代施肩吾的《雜曲歌辭·定情樂》,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gǎn jiē jūn bù lián,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敢嗟君不憐”全詩
《雜曲歌辭·定情樂》
敢嗟君不憐,自是命不諧。
著破三條裾,卻還雙股釵。
著破三條裾,卻還雙股釵。
分類: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雜曲歌辭·定情樂》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敢嗟君不憐,
自是命不諧。
著破三條裾,
卻還雙股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施肩吾所作,詩人表達了自己愛慕的對象沒有同情自己的感嘆。詩人認為這是命運不公的結果。他形容自己衣裳破爛,暗示自己的貧困和不被重視,但他依然堅持佩戴著艷麗的雙股釵。整首詩通過對自己遭遇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不滿,同時也表現了他的堅強和自尊心。
這首詩一方面反映了唐代社會中的貧富懸殊,以及窮人受到的歧視和冷漠。另一方面,詩人通過對自己的堅持,強調了自我尊嚴和自信。這首詩的情感真摯,表達了人們在社會中不公平的現實下所面臨的困境,展現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希望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衣裳的破爛與雙股釵的鮮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更加突出了詩人堅守自尊的決心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表達了一種強烈的情感,給讀者帶來思考和共鳴。
“敢嗟君不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dìng qíng lè
雜曲歌辭·定情樂
gǎn jiē jūn bù lián, zì shì mìng bù xié.
敢嗟君不憐,自是命不諧。
zhe pò sān tiáo jū, què hái shuāng gǔ chāi.
著破三條裾,卻還雙股釵。
“敢嗟君不憐”平仄韻腳
拼音:gǎn jiē jūn bù lián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敢嗟君不憐”的相關詩句
“敢嗟君不憐”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敢嗟君不憐”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敢嗟君不憐”出自施肩吾的 《雜曲歌辭·定情樂》,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