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紅塵有化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海紅塵有化機”全詩
老樹欹危當野徑,片云輕薄駐巖扉。
金床寶剎無年歲,碧海紅塵有化機。
可待白頭成斂翼,高林未倦已知非。
¤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是明代李東陽的詩作。這首詩以山水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林、云霧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幾家煙火隔林微",表現出山林間散布著幾處人家,炊煙裊裊,與靜謐的林間景色形成對比。這種隔著煙火的微妙感覺,似乎暗示了人們在紛繁世事中的疏離感。
接著,詩人描述了在林下相逢的人們穿著"衲衣",這種樸素的服飾常見于僧侶和虔誠的信仰者。這一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純凈和虔誠,也暗示了在這個繁華紛雜的世界中,人們尋求內心的安寧和真諦。
詩中還出現了"老樹欹危當野徑",這句描述表現出一種歲月流轉的無情,老樹傾斜且脆弱,就像是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戰。然而,詩人接著寫道"片云輕薄駐巖扉",描繪了片狀的云霧停留在巖石之間,給人以云淡風輕的感覺。這種形象似乎在表達人生中的瞬間美好和逝去的飄渺。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金床寶剎無年歲,碧海紅塵有化機"。金床和寶剎象征著貴族和世俗的權勢,而碧海和紅塵則代表著世間的變幻和繁華。詩人以此對比,暗示了權勢與財富都是虛無的,唯有超越這些世俗的束縛,才能找到真正的內心安寧和意義。
最后兩句"可待白頭成斂翼,高林未倦已知非"表達了對晚年的向往和對世間浮華的不屑。白頭成斂翼意味著在晚年收斂翅膀,不再追求名利,而高林未倦則表示詩人對追求高尚境界的不懈追求。
整首詩以山林、云霧等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與人生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意義的反思。
“碧海紅塵有化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ān hé xǔ tíng miǎn liú shí yōng wāng shí yòng sān bīng bù yùn sì shǒu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jǐ jiā yān huǒ gé lín wēi, lín xià xiāng féng jǐn nà yī.
幾家煙火隔林微,林下相逢盡衲衣。
lǎo shù yī wēi dāng yě jìng, piàn yún qīng bó zhù yán fēi.
老樹欹危當野徑,片云輕薄駐巖扉。
jīn chuáng bǎo chà wú nián suì, bì hǎi hóng chén yǒu huà jī.
金床寶剎無年歲,碧海紅塵有化機。
kě dài bái tóu chéng liǎn yì, gāo lín wèi juàn yǐ zhī fēi.
可待白頭成斂翼,高林未倦已知非。
¤
“碧海紅塵有化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