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珮月中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環珮月中行”全詩
莫上胥門望,寒潮昨夜生。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蘇臺曲(五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臺曲(五首)》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樓臺在春天后掩藏,
環佩在月亮中輕搖。
不要登上胥門望遠,
昨夜冷潮起伏潮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樓臺已經隱藏在春天的面紗后面,環佩的聲音在明亮的月光下輕輕作響。詩人告誡人們不要上胥門(指高樓的門)往遠處望去,因為寒冷的潮水昨夜才剛剛涌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通過樓臺和環佩的隱喻,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景象的渴望和贊美。樓臺掩映在春天之后,暗示著春天的美景已經逐漸消失,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尋。環佩的聲音在月光下輕搖,給人以安靜、祥和的感覺,宛如美好時光中的音符。詩人勸告人們不要上胥門遠望,表達了一種對過去的告別和對未來的期待,寒潮的涌起則象征著變化的來臨。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言語和意象,抓住了春天的瞬間美景,給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這首詩的意境清新,表達了對春天美麗景色的贊美和對變化的思考。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春天世界,引發了人們對美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環珮月中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tái qū wǔ shǒu
蘇臺曲(五首)
lóu tái chūn hòu yǎn, huán pèi yuè zhōng xíng.
樓臺春后掩,環珮月中行。
mò shàng xū mén wàng, hán cháo zuó yè shēng.
莫上胥門望,寒潮昨夜生。
“環珮月中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