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房晚更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榴房晚更鮮”全詩
殿樓傳遠鼓,宮井取深泉。
竹籜風頻脫,榴房晚更鮮。
卻驚非故國,五月未聞蟬。
分類:
《館中夏日》孔武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館中夏日》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館中夏日》中文譯文:
珍簟舒明玉,涼窗納碧天。
殿樓傳遠鼓,宮井取深泉。
竹籜風頻脫,榴房晚更鮮。
卻驚非故國,五月未聞蟬。
詩意和賞析:
《館中夏日》描繪了夏日里宮廷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清涼與寧靜的向往之情。詩中運用了細膩而清新的描寫手法,展現了一個雅致宮廷夏日的景象。
首句“珍簟舒明玉,涼窗納碧天”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涼爽的宮廷環境。珍簟(一種華貴的席子)舒展開來,明凈如玉,涼爽的窗戶將碧藍的天空納入其中,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殿樓傳遠鼓,宮井取深泉”描繪了宮廷中傳來的遠處鼓聲和從深井中取水的景象。遠處的殿樓傳來悠揚的鼓聲,使人感受到宮廷的莊嚴和活力;而宮井取得的深泉水源則暗示了宮廷的充足供應和富饒。
接著的兩句“竹籜風頻脫,榴房晚更鮮”將注意力轉向了院落中的竹林和榴花。竹籜(指竹葉)隨風搖曳,頻繁地脫落,增添了清涼的氣息;而榴房中的榴花在傍晚時分更加鮮艷奪目,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
最后兩句“卻驚非故國,五月未聞蟬”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詩中提到的景物和氣息讓人感到宮廷的美好,卻又提醒讀者這并非故國,使人感嘆身處異鄉的孤寂。同時,五月依然沒有聽到蟬鳴,也許是因為宮廷中的寧靜和繁華將其聲音掩蓋,給人一種寧靜的氛圍。
《館中夏日》通過對宮廷夏日景象的描寫,以及對寧靜與美好的渴望,展示了孔武仲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對比感受。整首詩以清新雅致的描寫和細膩的意象,傳達了一種追求寧靜與安逸的情感,同時也帶有對故國和自然聲音的思念之情。
“榴房晚更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ǎn zhōng xià rì
館中夏日
zhēn diàn shū míng yù, liáng chuāng nà bì tiān.
珍簟舒明玉,涼窗納碧天。
diàn lóu chuán yuǎn gǔ, gōng jǐng qǔ shēn quán.
殿樓傳遠鼓,宮井取深泉。
zhú tuò fēng pín tuō, liú fáng wǎn gèng xiān.
竹籜風頻脫,榴房晚更鮮。
què jīng fēi gù guó, wǔ yuè wèi wén chán.
卻驚非故國,五月未聞蟬。
“榴房晚更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