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疏恩甲第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丞相疏恩甲第開”全詩
投跡東巴留萬里,側身南極望三臺。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開。
圣主得賢如作頌,微臣愧乏子淵才。
分類:
《江邊》晁公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邊》是宋代晁公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邊日日強登臺,
每天我都堅定地登上江邊的臺階,
越柁吳檣久不來。
越國的柁船和吳國的檣帆久違了許久。
投跡東巴留萬里,
我離開了故鄉東巴,漂泊了萬里之遙,
側身南極望三臺。
側身望向南極,眺望著三臺山。
公朝遣使丁年去,
朝廷派遣使者去丁年,
丞相疏恩甲第開。
宰相對待我恩寵有限,官職只是開了個甲等。
圣主得賢如作頌,
圣明的君主得到了賢才,就像寫下頌歌一樣贊美,
微臣愧乏子淵才。
我這微不足道的臣子感到慚愧,無法與子淵相比的才華。
詩意賞析:
這首詩詞描寫了晁公溯在江邊登臺的情景,并抒發了對越國和吳國的思念之情。他離開了故鄉東巴,遠離家鄉漂泊在外,卻心系著遠方的三臺山。在官場上,晁公溯只得到了甲等官職,雖然君主得到賢才,但他自感才華不及子淵,深感愧疚和自卑。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行文簡練,通過描寫江邊登臺、思念故鄉和表達自愧的情感,展現了詩人的孤獨、思鄉和自卑之情。這種情感表達與宋代時期的文人士大夫常常面臨的境遇和內心體驗相契合,體現了晁公溯的個人感受和時代背景。
通過這首詩詞,晁公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抒發了對故鄉和功名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士人在官場中的掙扎和自我懷疑。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文學意義,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與心境。
“丞相疏恩甲第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biān
江邊
jiāng biān rì rì qiáng dēng tái, yuè duò wú qiáng jiǔ bù lái.
江邊日日強登臺,越柁吳檣久不來。
tóu jī dōng bā liú wàn lǐ, cè shēn nán jí wàng sān tái.
投跡東巴留萬里,側身南極望三臺。
gōng cháo qiǎn shǐ dīng nián qù, chéng xiàng shū ēn jiǎ dì kāi.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開。
shèng zhǔ dé xián rú zuò sòng, wēi chén kuì fá zi yuān cái.
圣主得賢如作頌,微臣愧乏子淵才。
“丞相疏恩甲第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