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忠自言無令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國忠自言無令名”出自宋代陳普的《讀史八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guó zhōng zì yán wú lìng míng,詩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國忠自言無令名”全詩
《讀史八首》
王敦自嘆非盛德,國忠自言無令名。
狐死不知正丘首,人倫都盡虎狼行。
狐死不知正丘首,人倫都盡虎狼行。
分類:
《讀史八首》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八首》是宋代詩人陳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王敦和國忠兩個歷史人物的沉痛嘆息和無奈感嘆,同時也暗示了人倫道德的衰敗和社會的腐化。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讀史八首
王敦自嘆非盛德,
國忠自言無令名。
狐死不知正丘首,
人倫都盡虎狼行。
譯文:
王敦自嘆非英明的君主,
國忠自稱無法留下令名。
狡猾的狐貍死后也不知道正直的人是誰,
人倫關系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虎狼行徑。
詩意:
這首詩詞以歷史人物王敦和國忠為主題,通過他們的自述和嘆息,抒發了作者對社會道德淪喪、人倫關系破碎的憂慮之情。王敦和國忠作為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應具有盛德和令名,但現實卻截然相反。狡猾的狐貍死后,連誰是正直之人都不得而知,可見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混亂。整首詩透露出對時代風氣的不滿和對道德敗壞的深思。
賞析:
《讀史八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觸動和思考。王敦和國忠作為歷史人物,既代表了個體的自省和無奈,也寄托了作者對整個社會的擔憂。通過描繪狐貍死后無法辨別正直之人的場景,作者用寓言手法暗示了當時社會的虛偽和道德淪喪。整首詩以簡單而深刻的意象,給人以強烈的共鳴和思考。它通過歷史人物的形象,折射出社會的現實,提醒人們對道德和倫理的重要性,引發了對人性本質和社會倫理的深入思考。
“國忠自言無令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bā shǒu
讀史八首
wáng dūn zì tàn fēi shèng dé, guó zhōng zì yán wú lìng míng.
王敦自嘆非盛德,國忠自言無令名。
hú sǐ bù zhī zhèng qiū shǒu, rén lún dōu jǐn hǔ láng xíng.
狐死不知正丘首,人倫都盡虎狼行。
“國忠自言無令名”平仄韻腳
拼音:guó zhōng zì yán wú lìng míng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國忠自言無令名”的相關詩句
“國忠自言無令名”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國忠自言無令名”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國忠自言無令名”出自陳普的 《讀史八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