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曹袁呂非蟊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孫曹袁呂非蟊賊”全詩
孫曹袁呂非蟊賊,五采龍文在益州。
分類:
《詠史下·蜀先主》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普所作,題為《詠史下·蜀先主》。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得徐州不自由,
中原應不變炎劉。
孫曹袁呂非蟊賊,
五采龍文在益州。
詩意:
這首詩詞講述了蜀漢劉備的故事。首先,詩中提到劉備兩次得到徐州,但他并沒有真正擁有自由。接著,詩人認為中原地區應該歸屬于劉備而不是曹操。他認為孫權、曹操、袁紹和呂布都不如劉備那樣稱職,稱他們為蟊賊(指不稱職的人)。最后,詩人稱贊劉備的才德和文化,說他有五彩的龍紋文物,指的是劉備在益州(蜀漢的都城)建立了文化繁榮的王朝。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明確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劉備的贊美和對其他當時統治者的批評。詩人認為劉備在徐州屢次失去又重新得到時,雖然形勢不太自由,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志向和品德。他認為中原地區應該歸屬于劉備,而不是由其他人統治。在詩人眼中,孫權、曹操、袁紹和呂布都不如劉備那樣稱職,他們被貶低為蟊賊。最后一句贊美了劉備在益州建立的文化繁榮,以五彩的龍紋文物象征其文化的壯麗和繁榮。
整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對劉備的崇敬和對其他統治者的不滿,同時也展現了對蜀漢盛世的向往和贊美。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時代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正直、才德兼備的統治者的向往,并對當時亂世的政治局勢提出了批評。這首詩詞充分展現了陳普的歷史觀和對理想時代的追求。
“孫曹袁呂非蟊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xià shǔ xiān zhǔ
詠史下·蜀先主
liǎng de xú zhōu bù zì yóu, zhōng yuán yīng bù biàn yán liú.
兩得徐州不自由,中原應不變炎劉。
sūn cáo yuán lǚ fēi máo zéi, wǔ cǎi lóng wén zài yì zhōu.
孫曹袁呂非蟊賊,五采龍文在益州。
“孫曹袁呂非蟊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