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經年不復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事經年不復歸”全詩
為受明王恩寵甚,從事經年不復歸。
分類:
《雜曲歌辭·入破第一》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入破第一》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細草河邊一雁飛,
黃龍關里掛戎衣。
為受明王恩寵甚,
從事經年不復歸。
【中文譯文】
細嫩的草在河邊,一只雁飛過,
黃龍關里掛著戰袍。
因為受到明君的寵愛,
從事征戰多年再也不能歸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戰士的身影。詩中提到的"細草河邊"和"黃龍關"是兩個地點的象征,表達了戰士離鄉背井的艱辛和邊塞的荒涼。"一雁飛"象征著孤獨和離別,它的飛行揭示了戰士的離去。"掛戎衣"意味著戰士已經裝備好,準備進行戰斗。詩中提到戰士受到明君的寵愛,表現了國家對他的重視和尊重。然而,戰士已經在戰場上經歷了多年的征戰,再也無法回到家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戰士的離別和邊塞的凄涼。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將細嫩的草和飛翔的雁與戰士的離別形象進行對比,突出了戰士面臨的孤獨和困境。詩中的"黃龍關"象征著邊塞的嚴峻環境和危險。戰士為了國家的利益,經歷了多年的征戰,但最終卻不能回到故鄉,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對戰爭的悲憤之情。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表達了對戰士的贊頌和對戰爭的反思。它呈現了戰士在戰場上的忠誠和犧牲精神,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傷痕。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離別和戰爭的世界,引發人們對和平、家園和人性的思考。
“從事經年不復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rù pò dì yī
雜曲歌辭·入破第一
xì cǎo hé biān yī yàn fēi, huáng lóng guān lǐ guà róng yī.
細草河邊一雁飛,黃龍關里掛戎衣。
wèi shòu míng wáng ēn chǒng shén, cóng shì jīng nián bù fù guī.
為受明王恩寵甚,從事經年不復歸。
“從事經年不復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