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向海邊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向海邊逢”全詩
唯持青玉牒,獨立碧雞峰。
陰澗長收乳,寒泉舊養龍。
幾時因賣藥,得向海邊逢。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送徐先生歸蜀》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徐先生歸蜀
日暮遠歸處,
云間仙觀鐘。
唯持青玉牒,
獨立碧雞峰。
陰澗長收乳,
寒泉舊養龍。
幾時因賣藥,
得向海邊逢。
中文譯文:
日暮時分,我送徐先生回到蜀地,
在云間的仙觀傳來鐘聲。
他手持青玉制的信函,
獨自站在碧雞峰上。
陰濕的山澗中有長受滋養的草地,
寒泉中曾飼養著神龍。
曾多少次因為賣藥而前往這里,
如今在海邊偶然相遇。
詩意和賞析:
該詩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以黃昏歸途、仙觀鐘聲、碧雞峰等具體景物描繪了徐先生的遠行,為詩中增添了離愁別緒。同時,詩人用描寫青玉牒、陰澗長收乳、寒泉養龍等形象化描繪,展現了徐先生平凡而有意義的生活,以及他曾經為了賣藥而輾轉江湖的經歷。最后詩人以得以在海邊偶然相遇來表達自己對徐先生的思念和希望再次相見的愿望。
整首詩意充沛,婉轉抒情,通過描繪具體景物和化用意象來表達作者的情感。詩中充滿了對友誼的思念和對別離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人生的深思和對命運的把握。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使得詩中形象生動,情感真實,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回味。
“得向海邊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ú xiān shēng guī shǔ
送徐先生歸蜀
rì mù yuǎn guī chǔ, yún jiān xiān guān zhōng.
日暮遠歸處,云間仙觀鐘。
wéi chí qīng yù dié, dú lì bì jī fēng.
唯持青玉牒,獨立碧雞峰。
yīn jiàn zhǎng shōu rǔ, hán quán jiù yǎng lóng.
陰澗長收乳,寒泉舊養龍。
jǐ shí yīn mài yào, dé xiàng hǎi biān féng.
幾時因賣藥,得向海邊逢。
“得向海邊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