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枚電掃曉應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銜枚電掃曉應還”全詩
卷旆風行宵渡磧,銜枚電掃曉應還。
分類:
《雜曲歌辭·入破第三》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入破第三》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佚名。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秋時節,廣袤的大漠寒冷,溪山被冰霜掩蓋。
八月的嚴寒使青草失去了生機。
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宵夜時刻穿過荒涼的沙漠。
戰馬銜著枚果飛馳而過,星光下的黎明即將到來。
詩意:
《雜曲歌辭·入破第三》通過描繪秋天的大漠景色,表達了荒涼和冷寂的氛圍。詩中描述了草木凋零,寒霜覆蓋的溪山,以及嚴寒的八月天。同時,詩人通過描寫軍旗飄揚、馬蹄飛馳的景象,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不息的戰斗精神。
賞析:
《雜曲歌辭·入破第三》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大漠的景色和氛圍。詩人運用寒冷的意象,通過對草木凋零、嚴霜覆蓋的描繪,表達了秋天的荒涼和孤寂。詩中的軍旗和戰馬象征著戰爭和戰斗的氣息,展現了壯士奮發向前、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首詩以簡短的句子和凝練的詞語,將自然景色與戰爭意象相結合,形成了一幅寂寞而威武的畫面。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戰爭場景的描繪,展現了唐代時期的冷酷和戰亂,表達了詩人對時代動蕩和戰爭殘酷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壯士英勇奮斗、堅韌不拔的贊美和敬佩。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戰爭意象的交融,展示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秋天大漠的荒涼景色和戰爭的殘酷,同時通過對壯士英勇奮斗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時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銜枚電掃曉應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rù pò dì sān
雜曲歌辭·入破第三
sān qiū dà mò lěng xī shān, bā yuè yán shuāng biàn cǎo yán.
三秋大漠冷溪山,八月嚴霜變草顏。
juǎn pèi fēng xíng xiāo dù qì, xián méi diàn sǎo xiǎo yīng hái.
卷旆風行宵渡磧,銜枚電掃曉應還。
“銜枚電掃曉應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