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歌牧笛尚熙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樵歌牧笛尚熙熙”全詩
戍角征鼙曾洶洶,樵歌牧笛尚熙熙。
風流剩有登臨興,搖落寧無代謝悲。
□□翁詩吾解賦,升平不似放翁時。
分類:
《別秀亭五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秀亭五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詩詞,它通過描繪秀亭周圍的景物和氛圍,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放翁時代的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市人指黑應怪訝,拄杖倚空何所為。
戍角征鼙曾洶洶,樵歌牧笛尚熙熙。
風流剩有登臨興,搖落寧無代謝悲。
□□翁詩吾解賦,升平不似放翁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秀亭為背景,通過描繪周圍的景物和人物活動,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社會變遷的感慨,以及對過去放翁時代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頭,市井之人指著黑暗的天空感到驚訝,而拄杖的行人卻無所作為,這顯露出現實中人們對于未知的茫然和困惑。
接著,詩人描述了過去戍邊之地的軍號和戰鼓聲曾經的嘹亮動人,樵夫的歌聲和牧人的笛聲也曾經歡快悠揚。這里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景象,表達了對戰亂和社會動蕩的回憶和憂慮。
然而,盡管時光流轉,風雅的情趣仍然存在。風流的興致仍然存在于登高望遠之中,搖曳的落葉中也依然沒有代謝的悲傷。這里表現了詩人對于人生中的美好瞬間的珍惜和對自然的贊頌。
最后兩句略有遺缺,但依然表達了詩人對于放翁時代的向往。詩人以"□□翁"稱呼自己,表示自己即是放翁,而他解讀自己的詩作,認為當下的社會升平已經不如放翁時代那樣自由和安逸。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于過去時代和現實社會的思索和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然和風雅的贊美和渴望。詩人通過對秀亭景物和人們活動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詩富有感染力和意境。
“樵歌牧笛尚熙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xiù tíng wǔ shǒu
別秀亭五首
shì rén zhǐ hēi yīng guài yà, zhǔ zhàng yǐ kōng hé suǒ wéi.
市人指黑應怪訝,拄杖倚空何所為。
shù jiǎo zhēng pí céng xiōng xiōng, qiáo gē mù dí shàng xī xī.
戍角征鼙曾洶洶,樵歌牧笛尚熙熙。
fēng liú shèng yǒu dēng lín xìng, yáo luò níng wú dài xiè bēi.
風流剩有登臨興,搖落寧無代謝悲。
wēng shī wú jiě fù, shēng píng bù shì fàng wēng shí.
□□翁詩吾解賦,升平不似放翁時。
“樵歌牧笛尚熙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