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無所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端坐無所為”全詩
匪謂閉其門,端坐無所為。
東家田中苗,既種且溉之。
西家不復爾,秋至或忍饑。
一得異一失,非天有偏私。
口實云自求,曷不觀諸頤。
分類:
《擬古五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五首》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達人安天命,養器以待時。
匪謂閉其門,端坐無所為。
東家田中苗,既種且溉之。
西家不復爾,秋至或忍饑。
一得異一失,非天有偏私。
口實云自求,曷不觀諸頤。
中文譯文:
有智慧的人安心順從天命,養精蓄銳以待時機。
并非閉門不出,坐而無為。
東家的田地里有茁壯的苗子,既已種下就要灌溉。
西家的田地沒有如此,秋天到來時可能會忍受饑餓。
一方面得到的與失去的不同,不是天意偏袒。
口糧需要自己去爭取,為什么不去觀察和學習他人的智慧呢?
詩意和賞析:
《擬古五首》這首詩詞通過對比東家和西家的田地,探討了人生中的得失和努力的重要性。詩中的“達人”指的是有智慧和見識的人,他們明白順應天命并養精蓄銳,等待適時行動的重要性。與閉門不出的形象相對應,詩中提到并非真的閉門無為,而是等待時機的到來。
詩中的東家和西家象征著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處境。東家的田地有茁壯的苗子,這意味著他們種下了希望并不斷努力去滋潤和照料,而西家的田地則沒有如此,秋天到來時可能會面臨饑餓。這種比較表達了人生中努力與不努力、得到與失去之間的聯系。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個觀點,即人們需要自己努力去尋求口糧,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詩人呼喚人們要觀察他人的智慧并從中學習,以求得更好的生活。通過這種觀察和學習,人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更好地應對人生的得失和挑戰。
《擬古五首》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人生中的選擇、努力和智慧,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應該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同時引發讀者對于個人奮斗與命運關系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富有意象的描寫和抒發,啟示人們在面對人生抉擇時應當選擇積極行動,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
“端坐無所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wǔ shǒu
擬古五首
dá rén ān tiān mìng, yǎng qì yǐ dài shí.
達人安天命,養器以待時。
fěi wèi bì qí mén, duān zuò wú suǒ wéi.
匪謂閉其門,端坐無所為。
dōng jiā tián zhōng miáo, jì zhǒng qiě gài zhī.
東家田中苗,既種且溉之。
xī jiā bù fù ěr, qiū zhì huò rěn jī.
西家不復爾,秋至或忍饑。
yī de yì yī shī, fēi tiān yǒu piān sī.
一得異一失,非天有偏私。
kǒu shí yún zì qiú, hé bù guān zhū yí.
口實云自求,曷不觀諸頤。
“端坐無所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