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較優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品較優劣”全詩
所以孟堅表,九品較優劣。
人貌無明鏡,妍丑孰分別。
物無權與衡,輕重亦不決。
分類:
《擬古五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五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知十與知二,回賜同補哲。
所以孟堅表,九品較優劣。
人貌無明鏡,妍丑孰分別。
物無權與衡,輕重亦不決。
詩意:
詩詞通過對知識與智慧的思考,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作者以知識的學問來補充哲學的思想,以表達人們對于品德和品質的評價。然而,人們的外貌并沒有明確的標準來判斷美丑,物品也沒有確切的權衡標準來決定輕重。
賞析:
這首詩詞探討了知識、智慧、品德和審美等主題。詩中的"知十"和"知二"指的是對知識有深刻理解的人和對知識了解有限的人。作者認為,知識和智慧是補充哲學思想的重要元素,可以幫助人們評價品德和品質。他提到了"孟堅",這是孟子的名字,表明作者借用了孟子的思想來闡述觀點。
接下來,作者提到了九品,指的是古代官員的九個等級。他認為,通過九品制度的評判,人們的品質和能力可以得到優劣之分。然而,作者隨后指出,人們的外貌并沒有明確的鏡子來判斷美丑。這暗示了外表并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品質和價值的唯一標準。
最后,作者提到了物品的輕重和衡量。他認為,物品并沒有固定的權衡標準,也不能明確地決定它們的輕重。這可能是作者在暗示,人們對于物品的評價應該超越其表面的價值,而是要考慮更深層次的因素。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對知識和智慧的思考為線索,探討了人們對于品德、審美和價值的評判。通過反思知識、外貌和物品的相對性,作者提醒讀者不要僅憑表面的標準來評價人和事物,而是要用更深層次的理解去認識和判斷。
“九品較優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wǔ shǒu
擬古五首
zhī shí yǔ zhī èr, huí cì tóng bǔ zhé.
知十與知二,回賜同補哲。
suǒ yǐ mèng jiān biǎo, jiǔ pǐn jiào yōu liè.
所以孟堅表,九品較優劣。
rén mào wú míng jìng, yán chǒu shú fēn bié.
人貌無明鏡,妍丑孰分別。
wù wú quán yǔ héng, qīng zhòng yì bù jué.
物無權與衡,輕重亦不決。
“九品較優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