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從書閣歸時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從書閣歸時晚”全詩
賦來詩句無閑語,老去官班未在朝。
身屈只聞詞客說,家貧多見野僧招。
獨從書閣歸時晚,春水渠邊看柳條。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贈王秘書》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王秘書》是唐代張籍所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作者默默為國家工作付出的艱辛與無悔。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在山東聲價遠,
曾將順策佐嫖姚。
賦來詩句無閑語,
老去官班未在朝。
身屈只聞詞客說,
家貧多見野僧招。
獨從書閣歸時晚,
春水渠邊看柳條。
詩意:
這首詩以贈送給王秘書為名,實際上是作者對自己為國家效力多年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表現了作者草根的身份背景和他為國家的貢獻。
賞析:
這首詩首先點明了作者的地位和聲望:早在山東他的聲望就遠揚,曾為政府出謀劃策,佐嫖姚。他沒有空話,文采斐然而不負責任的詩句,他以賦詩為國家出謀劃策,都是出自實際的工作情況。
然而,盡管他為國家付出了很多,但是他的辛勤并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年老之后,他仍未能升遷到官場的高層,也沒有機會參與到國家的決策中。即使他的才華和貢獻被文人所稱贊,但這并沒有改變他家境貧寒和生活艱辛的現實。他只能聽著文人們談論政治,他只能看見貧窮的僧侶被邀請到富人家中擔任文化活動的嘉賓。
整首詩對比強烈地展示了作者與世事無緣的遭遇。他回到書閣中,看著春天的水渠邊的柳樹垂下的嫩綠枝條,這景象應該是美麗的,但對于他來說,卻是再平常不過的。
這首詩通過表現作者默默為國家工作的辛勤和無悔,展示了他對于世事和政治的沮喪和無奈。它揭示了當時社會普通人為國家奉獻的冷遇和處境。同時,它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艱難境遇的接受和寬容。整首詩雖然簡潔而樸實,但是通過對作者的心理描寫,展示了一種內心的堅定和對生活的獨特的感悟和體驗。
“獨從書閣歸時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áng mì shū
贈王秘書
zǎo zài shān dōng shēng jià yuǎn, céng jiāng shùn cè zuǒ piáo yáo.
早在山東聲價遠,曾將順策佐嫖姚。
fù lái shī jù wú xián yǔ,
賦來詩句無閑語,
lǎo qù guān bān wèi zài cháo.
老去官班未在朝。
shēn qū zhǐ wén cí kè shuō, jiā pín duō jiàn yě sēng zhāo.
身屈只聞詞客說,家貧多見野僧招。
dú cóng shū gé guī shí wǎn, chūn shuǐ qú biān kàn liǔ tiáo.
獨從書閣歸時晚,春水渠邊看柳條。
“獨從書閣歸時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