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定知身上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得定知身上事”全詩
欲得定知身上事,憑君為算小行年。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贈任道人》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任道人》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任道人
長安多病無生計,
藥鋪醫人亂索錢。
欲得定知身上事,
憑君為算小行年。
譯文:
送給任道人
長安城里多病痛,無法維持生計,
藥鋪的醫者亂要錢。
想要弄清身上的事情,
請憑你推算我短暫的歲月。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生活在唐代長安城中的貧困病患者。詩人自述自己長期患病,生活無著,而在長安城里的藥鋪,醫者們卻亂要錢財。面對自身困境,詩人希望能夠找到一位智者,通過推算來了解自己未來的短暫歲月。
賞析:
1. 生活困境的描繪:詩中的詩人以自己為主角,描繪了長安城中貧困患病者的生活困境。他沒有穩定的生計,而且藥店的醫者們利欲熏心地亂要錢財,使他的生活更加困難。
2. 追求智者的幫助: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智者的期望,希望通過他們的推算來了解自己短暫的未來。這種追求可以理解為對命運和未來的探索,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生活的無奈和對命運的無力抗爭。
3. 對歲月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小行年",意指短暫的歲月。詩人以自己短暫的人生作為計算的對象,折射出他對時間流逝的思考,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感慨。
《贈任道人》通過描繪一個貧困患病者的生活困境,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無奈和對命運的追問。詩詞中蘊含著對智者的期望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展現了唐代社會中普通人物的生存狀態和內心世界。
“欲得定知身上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rèn dào rén
贈任道人
cháng ān duō bìng wú shēng jì, yào pù yī rén luàn suǒ qián.
長安多病無生計,藥鋪醫人亂索錢。
yù de dìng zhī shēn shàng shì, píng jūn wèi suàn xiǎo xíng nián.
欲得定知身上事,憑君為算小行年。
“欲得定知身上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