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掃書齋安藥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掃書齋安藥灶”全詩
已掃書齋安藥灶,山人作意早經過。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招周居士》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招周居士》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閉門秋雨濕墻莎,
俗客來稀野思多。
已掃書齋安藥灶,
山人作意早經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隱居山中的文人寄托對自然和清凈生活的向往。作者描述了自己閉門的居所,秋雨打濕了墻上的苔蘚,環境十分幽靜。由于山居的地理條件較為偏僻,普通的訪客很少光顧,因此作者更多地感到與大自然的親近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張籍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清凈自然的追求。通過描繪秋雨濕潤的山居環境,詩中透露出一種寧靜、幽深的氛圍。閉門寡客的境況使得山居者更能沉思和尋求內心的寧靜。
詩中提到已經掃凈書齋,安置好藥灶,這暗示著山居者已經摒除塵世的喧囂,專注于讀書和修行,以求達到心境的寧靜和身心的健康。山人作意早經過,表明作者已經在這種生活方式上有所體驗,山居生活已經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山居者的心境和對自然的熱愛。通過與自然的交融,作者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我完善。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山居生活,傳遞了對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修身養性的向往和追求。
“已掃書齋安藥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zhōu jū shì
招周居士
bì mén qiū yǔ shī qiáng shā, sú kè lái xī yě sī duō.
閉門秋雨濕墻莎,俗客來稀野思多。
yǐ sǎo shū zhāi ān yào zào, shān rén zuò yì zǎo jīng guò.
已掃書齋安藥灶,山人作意早經過。
“已掃書齋安藥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