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向藍溪選僻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向藍溪選僻居”全詩
會到白云長取醉,不能窗下讀閑書。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送許處士》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許處士》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情自與俗人疏,
獨向藍溪選僻居。
會到白云長取醉,
不能窗下讀閑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于獨自追求高尚情懷與與世俗疏離的心境。作者選擇了一個僻靜的地方,藍溪,作為自己的居所。他向白云山去尋求與自然相融的醉意,但卻無法在窗下靜心讀書。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我追求和與世隔絕的描繪,展現了張籍內心深處的情感與境界。首句“高情自與俗人疏”,表達了作者對于俗世的疏離感和對高尚情操的追求。他選擇了藍溪這樣一個僻靜的地方,獨自居住,以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遠離紛擾。接著,他尋求醉意的方式是前往白云山,這里的白云象征著高遠、超脫的境界,希望通過醉酒來獲得與自然的融合。然而,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無奈,他無法在窗下靜心讀書,這可能是因為他受到了外界的干擾或者是內心的浮躁。整首詩流露出一種對于高潔情操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沖突與難以調和。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追求和矛盾。張籍以清新自然的景象,描繪了他對于遠離塵囂、追求自由和高尚情操的向往。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于現實和理想之間沖突的感嘆和無奈。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并引發讀者對于追求理想與現實困境的思考。
“獨向藍溪選僻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ǔ chǔ shì
送許處士
gāo qíng zì yǔ sú rén shū, dú xiàng lán xī xuǎn pì jū.
高情自與俗人疏,獨向藍溪選僻居。
huì dào bái yún zhǎng qǔ zuì, bù néng chuāng xià dú xián shū.
會到白云長取醉,不能窗下讀閑書。
“獨向藍溪選僻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