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海難湔萬古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倒海難湔萬古悲”全詩
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無生荔枝。
司馬夢迷蘇小小,屏山詩痛李師師。
只應骨朽心猶在,倒海難湔萬古悲。
分類:
《俳體戲書二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俳體戲書二首》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該作品表達了世事變遷的無常與不可預測性,以及文人的情感困擾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世界的變遷茫茫不可測,珊瑚披掛著作為婢女搗黃糜。
千里之外有種假的附子,二十年里卻無法生出荔枝。
司馬夢迷在蘇小小的身上,屏山之上李師師悲痛不已。
只應該骨朽,但心靈仍然存在,即使海倒也難以洗凈萬古的悲哀。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種種現象的描繪,折射出世事無常、不可預測的特性。作者以珊瑚作為婢女搗黃糜的比喻,暗示了美好事物被貶低、被誤解的遭遇。同時,通過描寫千里之外有種假的附子卻無法生出荔枝的情節,表達了對美好愿望的渴望和無法實現的失望。詩中還提及了司馬夢迷在蘇小小身上和屏山上李師師的悲痛,折射出文人的情感糾葛和內心的痛苦。最后一句"只應該骨朽,但心靈仍然存在,即使海倒也難以洗凈萬古的悲哀"傳遞出對逝去的事物或人物的思念和記憶的堅守,以及對歷史的沉痛反思。
賞析:
《俳體戲書二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詞句的巧妙組合,詩詞構建了一種意境,將作者的情感與讀者的情感相融合。全詩情感豐富,抒發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苦悶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關注和對人性的思考。最后一句"只應該骨朽,但心靈仍然存在,即使海倒也難以洗凈萬古的悲哀"表達了一種堅守和執著的情感,體現了對歷史價值和情感價值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人生、歷史和情感的思考,展現了方回作品中獨特的藝術魅力。
“倒海難湔萬古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ái tǐ xì shū èr shǒu
俳體戲書二首
shì biàn máng máng bù kě qī, shān hú zuò bì dǎo huáng mí.
世變茫茫不可期,珊瑚作婢搗黃糜。
bā qiān lǐ yǒu jiǎ fù zǐ, èr shí nián wú shēng lì zhī.
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無生荔枝。
sī mǎ mèng mí sū xiǎo xiǎo, píng shān shī tòng lǐ shī shī.
司馬夢迷蘇小小,屏山詩痛李師師。
zhǐ yīng gǔ xiǔ xīn yóu zài, dào hǎi nàn jiān wàn gǔ bēi.
只應骨朽心猶在,倒海難湔萬古悲。
“倒海難湔萬古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