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始見杏花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朝始見杏花春”全詩
從來遷客應無數,重到花前有幾人。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同白侍郎杏園贈劉郎中》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白侍郎杏園贈劉郎中》是唐代詩人張籍的作品。詩中表達了詩人眼中的人世滄桑和遷徙之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去瀟湘頭欲白,
如此遷徙行比黑,
長沙塵土貔貅秀,
洞庭波浪寶鼎列。
今朝始見杏花春,
綠葉紅花滿院庭,
幾重樓閣山色右,
碧瓦明窗似畫屏。
從來遷客應無數,
世間離別有幾人,
青云直上三千尺,
何必更逐萬重云。
詩中第一句“一去瀟湘頭欲白,如此遷徙行比黑”,表達了詩人已經離開了瀟湘山頭,并且行程艱苦,可見遷徙之苦和詩人的辛酸之處。
接著,詩人描述了長沙的繁華景色,山上的塵土貔貅雕塑展示了富饒,洞庭湖的波浪宛如寶鼎一般排列有序,表達了詩人過去曾經的榮耀和富裕。
第三句“今朝始見杏花春,綠葉紅花滿院庭”,詩人在杏園中見到了春天的美景,綠葉和紅花讓人心情愉悅,給人以生機和希望的感覺。
第四句“幾重樓閣山色右,碧瓦明窗似畫屏”,描繪了杏園周圍的景色,樓閣聳立于山的右側,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
最后兩句“從來遷客應無數,世間離別有幾人,青云直上三千尺,何必更逐萬重云”,表達了詩人曾經多次遷徙和離別的經歷,表明世間離別、遷徙之事觸目皆是,處處可以見到。而青云直上三千尺,似乎是詩人對自己追求高遠志向的思考,不再追隨浮躁的世俗,而選擇穩步向上,不必再追求太多的榮華富貴。
整首詩描繪了詩人的離開瀟湘山頭并且經歷了遷徙之苦,但又在杏園中體驗到了春天的美好。通過這首詩,詩人表達了對于世人流離失所的心情,以及對紛擾世事的思考。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以及對人生和追求的思考,展示了詩人的真誠和內省。
“今朝始見杏花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bái shì láng xìng yuán zèng liú láng zhōng
同白侍郎杏園贈劉郎中
yī qù xiāo xiāng tóu yù bái, jīn zhāo shǐ jiàn xìng huā chūn.
一去瀟湘頭欲白,今朝始見杏花春。
cóng lái qiān kè yīng wú shù, zhòng dào huā qián yǒu jǐ rén.
從來遷客應無數,重到花前有幾人。
“今朝始見杏花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