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皂山頭曾不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合皂山頭曾不睡”全詩
合皂山頭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鐘。
分類:
《題龍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詩稿》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龍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詩稿》是方回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高士毛和叔住在龍虎山的景象和情感體驗。
譯文:
身體暫住如同鶴在松,
突然飛去無蹤影蹤。
曾在合皂山頭宿夜,
夜寒觀月至晨鐘。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使用了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示了高士毛和叔在龍虎山的生活和情感體驗。
詩的開頭描述了高士暫時停留在龍虎山的景象,將其比喻為鶴在松樹上棲息。這種比喻既突出了高士的超脫之態,又表達了他在這個山林之間的安寧與自由。
接著,詩人寫道高士突然飛去,不留一絲蹤影。這里的“飛去”可以理解為高士離開了龍虎山,不再停留。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高士的超凡脫俗和不受世俗羈絆的特質。
下一句描述了高士曾在合皂山頭宿夜的情景。這里的“合皂山頭”指的是另一個山頭,進一步突出了高士的行蹤不定和追求自由的態度。此外,通過夜晚的宿霞,詩人將高士與大自然相融合,強調了他與山水之間的緊密聯系。
最后兩句描述了高士在夜寒中觀賞月亮,直到晨鐘敲響。這里的“夜寒看月”傳遞出高士對自然景色的贊賞和沉思。晨鐘的敲響則象征了時間的流轉,以及高士對生命和宇宙變化的感悟。
通過這首詩,方回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高士毛和叔在龍虎山的生活和情感體驗。詩中融入了高士超脫世俗的形象,以及與自然的親近和思考,傳遞出一種追求自由和超越塵世的精神境界。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音樂的節奏使整首詩具有一種悠然自得的意境,給人以寧靜和舒適之感。
“合皂山頭曾不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óng hǔ shān gāo shì máo hé shū yú quán shī gǎo
題龍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詩稿
zàn zhù shēn rú hè zài sōng, hū rán fēi qù yòu wú zōng.
暫住身如鶴在松,忽然飛去又無蹤。
hé zào shān tóu céng bù shuì, yè hán kàn yuè dào chén zhōng.
合皂山頭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鐘。
“合皂山頭曾不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