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彷佛記曾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身彷佛記曾經”全詩
真人眇忽在何許,更隨藜杖緣青冥。
分類:
《馮當可游龍鶴山有詩贈安道人用韻二首》郭印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馮當可游龍鶴山有詩贈安道人用韻二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郭印創作的《馮當可游龍鶴山有詩贈安道人用韻二首》。作者以馮當可游龍鶴山的經歷,贈詩給安道人,表達了對道人修行仙山的向往和敬意。
詩中首先描述了一到達仙山,眼前景色自然明亮,前世的身世仿佛被記憶所觸動。這里的"仙山"象征著神秘的修道之地,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
接著,詩人追問真正的道人身在何處,他的身形微小,幾乎無法察覺,仿佛在遙遠的天際。詩中的"真人"指代修行成仙的人,他們被認為具有非凡的能力和智慧。藜杖則是道人常用的輔助物品,而"青冥"則指代天空或者天際的遼闊。
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了仙山的神奇景色和真人的神秘形象。通過描寫詩人對仙山和真人的向往,表達了對道家修行和仙境之美的渴望。這首詩以精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敬畏和對仙境的向往,給讀者帶來一種超越塵世的感受。
中文譯文:
馮當可游龍鶴山有詩贈安道人用韻二首
一到仙山眼自明,
前身彷佛記曾經。
真人眇忽在何許,
更隨藜杖緣青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來到仙山的景象以及對道人的思念和向往。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詩人展現了仙山的神奇和真人的神秘,同時傳遞了對道家修行和超凡境界的向往。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敬畏和對仙境之美的渴望。
“前身彷佛記曾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dāng kě yóu lóng hè shān yǒu shī zèng ān dào rén yòng yùn èr shǒu
馮當可游龍鶴山有詩贈安道人用韻二首
yí dào xiān shān yǎn zì míng, qián shēn fǎng fú jì céng jīng.
一到仙山眼自明,前身彷佛記曾經。
zhēn rén miǎo hū zài hé xǔ, gèng suí lí zhàng yuán qīng míng.
真人眇忽在何許,更隨藜杖緣青冥。
“前身彷佛記曾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