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梅嶺花飛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梅嶺花飛雪”全詩
明朝梅嶺花飛雪,未必都因昨夜風。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聞角》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角》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聽到寒角聲入夢中為主題,表達了對邊塞戍卒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聞角》的中文譯文:
誰送寒聲入夢中,
遙知人在戍樓東。
明朝梅嶺花飛雪,
未必都因昨夜風。
詩意和賞析:
《聞角》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詩人在夢中聽到了遙遠的角聲,使他忍不住想起了邊塞戍卒。詩人通過這個場景表達了對邊塞守衛者的思念和敬意。
詩的開篇,“誰送寒聲入夢中”,以問句的形式引出了詩的主題。詩人在寒冷的夜晚,聽到了遠方傳來的寒角聲,這個寒聲穿越時空,喚起了他對邊塞守衛者的關注。
接下來一句,“遙知人在戍樓東”,表明詩人雖然身在遠方,卻能感知到邊塞戍卒的存在。他知道這些守衛者們在邊塞的戍樓東方,默默守護著國家的安寧。
詩的后半部分,“明朝梅嶺花飛雪,未必都因昨夜風”,通過對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邊塞戍卒的敬佩之情。明朝時,梅嶺上的花朵在飛舞,仿佛下起了雪花。詩人認為,這美麗的景象并不完全是因為昨夜的風,更多地是因為邊塞守衛者的付出和犧牲。
整首詩通過對角聲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遙遠的邊塞世界,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守衛者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梅嶺花飛雪形象,不僅展現了邊塞的苦寒環境,更凸顯了戍卒們堅守崗位的英勇和無私。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邊塞戍卒的敬意和對和平的渴望,既傳遞了情感,又展示了邊塞風情。
“明朝梅嶺花飛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jiǎo
聞角
shuí sòng hán shēng rù mèng zhōng, yáo zhī rén zài shù lóu dōng.
誰送寒聲入夢中,遙知人在戍樓東。
míng cháo méi lǐng huā fēi xuě, wèi bì dōu yīn zuó yè fēng.
明朝梅嶺花飛雪,未必都因昨夜風。
“明朝梅嶺花飛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