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皇眼力欠精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皇眼力欠精神”全詩
筑壇直待追亡后,不及溪邊一婦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題漂母飯信圖》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漂母飯信圖》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題漂母飯信圖,
國士無雙未肯臣。
漢皇眼力欠精神,
筑壇直待追亡后,
不及溪邊一婦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國士之悲壯,他無法向自己的國家效忠,因為他看到了漢朝皇帝的疏忽和精神的缺失。他決定建立一個祭壇,等待國家滅亡之后追思,但他意識到自己的行動還不及一個平凡的溪邊婦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國士與普通婦人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普通人民的尊重。國士無雙的英雄氣概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在詩中得以體現,他拒絕臣服于眼力不佳、精神不足的漢皇。他決定建立祭壇,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擔憂和追思,這顯示出他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然而,詩的結尾卻告訴我們,盡管這位國士有如此高尚的抱負,但他的行動和貢獻卻不及一個普通的溪邊婦人。這種對普通人民的贊美,體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敬重和對人性的關懷。
整首詩通過對國士與普通婦人的對比,塑造了一種獨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它呈現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的思考,對英雄與平凡的思考,以及對人性和價值觀的思考。這首詩在簡潔明了的語言中,表達了深刻的情感與思想,展示了詩人黃庚在宋代文學中的獨特風格和思想內涵。
“漢皇眼力欠精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piào mǔ fàn xìn tú
題漂母飯信圖
guó shì wú shuāng wèi kěn chén, hàn huáng yǎn lì qiàn jīng shén.
國士無雙未肯臣,漢皇眼力欠精神。
zhù tán zhí dài zhuī wáng hòu, bù jí xī biān yī fù rén.
筑壇直待追亡后,不及溪邊一婦人。
“漢皇眼力欠精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