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桂香中夜倚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桂香中夜倚闌”全詩
鐵笛一聲吹月落,滿身風露不知寒。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照瑞宮月夜》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照瑞宮月夜》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飛仙帶著我上瑤壇,
古老的桂樹在夜晚倚靠著欄桿。
鐵笛一聲吹響,月亮墜落,
我渾身上下沐浴著微風和露水,不覺得寒冷。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黃庚在一次夜晚的仙境之旅中的感受和體驗。詩人仿佛被一位仙人帶上了瑤臺,這是一個神話中的宮殿,象征著祥瑞和美好。在這個宮殿中,詩人倚靠著欄桿,感受著古老桂樹的芬芳。一聲鐵笛響起,月亮漸漸落下,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盡管夜晚的風和露水觸及了詩人的全身,但他卻感覺不到寒冷。
賞析:
《照瑞宮月夜》運用了仙境的意象和音樂的元素,營造出一種神秘、超凡的氛圍。詩人通過描述自己與飛仙一同登上瑤臺的經歷,展現了對仙境的向往和渴望。古桂與夜晚的倚靠,給人一種靜謐、寧靜之感。而鐵笛一聲吹響,月亮的墜落,則給人以超越現實、玄幻的感覺。詩中的風露象征著自然的清新和洗禮,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后一句"滿身風露不知寒"表達了詩人心境的寧靜與超脫,即使身處寒冷的夜晚,也能感受到內心的溫暖與喜悅。
整首詩以其奇特的仙境氛圍和對自然的感悟,給讀者帶來一種超然的美感。通過描繪仙境景象和自然元素的融合,詩人創造出一個超越現實的詩境,讓人產生聯想和遐想。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傳遞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
“古桂香中夜倚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ruì gōng yuè yè
照瑞宮月夜
fēi xiān xié wǒ shàng yáo tán, gǔ guì xiāng zhōng yè yǐ lán.
飛仙挾我上瑤壇,古桂香中夜倚闌。
tiě dí yī shēng chuī yuè luò, mǎn shēn fēng lù bù zhī hán.
鐵笛一聲吹月落,滿身風露不知寒。
“古桂香中夜倚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