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愧林逋處士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深愧林逋處士詩”全詩
微風披拂香來去,皎月勾添光陸離。
已入鸞臺弄妝手,猶存谷口出塵姿。
苦無疏影橫斜句,深愧林逋處士詩。
分類:
《觀梅》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梅》是宋代詩人李復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梅花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自身的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被霜威壓得肌膚欲斷,
傲然挺立的梅花發在南枝。
微風拂過,香氣來去,
皎潔的月亮勾勒出光彩斑斕的景象。
已經進入鸞臺,弄妝打扮的手,
尚存著谷口出塵的姿態。
遺憾的是,沒有疏影傾斜的句子,
深感慚愧,如同隱居山林的逋士的詩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梅花傲立寒冬的壯麗景象,充滿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之情。作者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首先,詩中的“被霜威壓得肌膚欲斷”,形容了梅花在寒冷的霜天中的堅韌和頑強。梅花傲然挺立,不畏嚴寒,展現出了生命的力量和毅力。
詩中的“微風拂過,香氣來去”,描繪了梅花散發出的幽香,微風吹拂著梅花,香氣隨風飄散,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
接著,詩中的“皎潔的月亮勾勒出光彩斑斕的景象”,表現了梅花在月光照射下的美麗景色,月光照亮了梅花,使其更加美麗動人,給人以寧靜和祥和的感受。
然后,詩中的“已經進入鸞臺,弄妝打扮的手,尚存著谷口出塵的姿態”,描繪了梅花的高貴和傲然。鸞臺象征高貴,梅花進入鸞臺,意味著它的地位尊貴。同時,作者提到梅花的谷口出塵姿態,表達了梅花高潔清雅的品質。
最后,詩中的“遺憾的是,沒有疏影傾斜的句子,深感慚愧,如同隱居山林的逋士的詩篇”,表明作者對自己的詩作有所無奈。作者認為自己的詩作無法像林逋那樣疏影傾斜,深感慚愧,比喻自己的詩作有所欠缺。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梅花高潔堅韌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詩才的無奈和自省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梅花的美麗與高貴,以及作者對梅花的敬仰和對自己的深思詩詞:《觀梅》
朝代:宋代
作者:李復
轥藉霜威欲斷肌,
傲霜挺挺發南枝。
微風披拂香來去,
皎月勾添光陸離。
已入鸞臺弄妝手,
猶存谷口出塵姿。
苦無疏影橫斜句,
深愧林逋處士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梅花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自身的無奈。
詩中第一句“轥藉霜威欲斷肌”,描述了梅花承受嚴寒霜雪的堅強和頑強。梅花傲然挺立在南枝上,不畏嚴寒,向人們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頑強的生命意志。
接著,“微風披拂香來去,皎月勾添光陸離”,通過描繪微風拂過的場景,表現了梅花散發的幽香,香氣隨風飄蕩。皎潔的月亮映照下,梅花散發出獨特的光彩,給人以美麗、幽靜的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已入鸞臺弄妝手,猶存谷口出塵姿。苦無疏影橫斜句,深愧林逋處士詩。”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詩才的無奈和自省之情。鸞臺象征高貴和尊貴,梅花已經進入鸞臺,象征其地位的尊貴和高潔。然而,作者深感遺憾,自己的詩作無法像林逋的詩那樣疏影橫斜,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因此深感愧疚和慚愧。
整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展示了梅花的高潔、堅韌和頑強的生命力。同時,通過對自身詩才的自省和無奈,表達了作者對林逋的詩作的羨慕和敬仰之情。這首詩運用了細膩的意象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梅花的美麗和高貴,以及作者對梅花和自身詩才的獨特感受。
“深愧林逋處士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méi
觀梅
lìn jí shuāng wēi yù duàn jī, ào shuāng tǐng tǐng fā nán zhī.
轥藉霜威欲斷肌,傲霜挺挺發南枝。
wēi fēng pī fú xiāng lái qù, jiǎo yuè gōu tiān guāng lù lí.
微風披拂香來去,皎月勾添光陸離。
yǐ rù luán tái nòng zhuāng shǒu, yóu cún gǔ kǒu chū chén zī.
已入鸞臺弄妝手,猶存谷口出塵姿。
kǔ wú shū yǐng héng xié jù, shēn kuì lín bū chǔ shì shī.
苦無疏影橫斜句,深愧林逋處士詩。
“深愧林逋處士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