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欺貧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凡人欺貧賤”全詩
秦王不得帝,周武終見非。
輕死議萬乘,強哉三布衣。
凡人欺貧賤,貧賤豈易欺。
分類:
《三賢詠》李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三賢詠》
作者:李覯(宋代)
魯連誓蹈海,
夷齊甘采薇。
秦王不得帝,
周武終見非。
輕死議萬乘,
強哉三布衣。
凡人欺貧賤,
貧賤豈易欺。
中文譯文:
魯國的連和誓愿跋涉海洋,
夷地和齊地都愿意采集薇草。
秦王不能成為帝王,
周武終歸不見天命。
輕視死亡,思考萬乘之位,
三個布衣之士實在是強大。
普通人可能欺凌貧窮卑微,
然而貧窮卑微并不容易被欺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三位貧窮卑微的布衣之士,以及他們對權勢和身份的看法。詩人通過對比魯、夷、齊三個地方的人們的態度和行為,揭示了權力和地位的虛幻和不可靠性。
首先,詩中提到魯國的連和誓愿跋涉海洋,以尋求更好的機遇和前途。夷地和齊地的人們選擇采集薇草,表明他們樂于從事樸素的勞動,追求平凡而真實的生活。這種對自然生活和樸素勞動的追求,與權勢和地位相比,顯示出一種真實與純粹的價值觀。
其次,詩中提到秦王不能成為帝王,周武最終也沒有實現統一天下的壯舉。這揭示了權力的脆弱和不穩定性,即使是強大的君主也無法永遠保持統治地位。這也暗示了權力的虛幻和暫時性,與布衣之士相對應。
在接下來的句子中,詩人稱贊了這三位布衣之士的勇氣和堅定,他們輕視死亡,思考萬乘之位。盡管他們身份卑微,但他們的精神和品質卻是強大的。他們不以權勢和地位為重,而以人格和勇氣為榮。這種對權勢的淡漠態度和對人格的崇高追求,給人以啟迪和鼓舞。
最后,詩人指出普通人可能會欺凌貧窮卑微的人,但貧窮卑微并不容易被欺凌。這是對貧窮人的一種鼓勵和勸慰,表明盡管他們處于社會底層,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不容忽視和侮辱。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對比不同人群的態度和行為,揭示了權力的虛幻和不可靠性,贊頌了布衣之士的勇氣和人格品質,以及貧窮卑微者的堅韌和尊嚴。這首詩表達了對真實價值和人性的思考,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啟示意義。
“凡人欺貧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xián yǒng
三賢詠
lǔ lián shì dǎo hǎi, yí qí gān cǎi wēi.
魯連誓蹈海,夷齊甘采薇。
qín wáng bù dé dì, zhōu wǔ zhōng jiàn fēi.
秦王不得帝,周武終見非。
qīng sǐ yì wàn shèng, qiáng zāi sān bù yī.
輕死議萬乘,強哉三布衣。
fán rén qī pín jiàn, pín jiàn qǐ yì qī.
凡人欺貧賤,貧賤豈易欺。
“凡人欺貧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