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飯葵藿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饑飯葵藿根”出自唐代劉叉的《與孟東野》,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jī fàn kuí huò gēn,詩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饑飯葵藿根”全詩
《與孟東野》
寒衣草木皮,饑飯葵藿根。
不為孟夫子,豈識市井門。
不為孟夫子,豈識市井門。
分類:
作者簡介(劉叉)

劉叉,唐代詩人。生卒年、字號、籍貫等均不詳。活動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氣”著稱,喜評論時人。韓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賦《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滿韓愈為諛墓之文,攫取其為墓銘所得之金而去,歸齊魯,不知所終。
《與孟東野》劉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孟東野》
寒衣草木皮,
饑飯葵藿根。
不為孟夫子,
豈識市井門。
中文譯文:
穿著破舊的衣衫,就如同草木的皮。
吃著饑餓的飯菜,就如同葵花和藿草的根。
不像孟夫子那樣,我豈能認識書齋之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劉叉寫給孟東野的,是表達了作者自己貧困的境遇,并且與孟東野進行對比。詩人的生活非常艱辛和貧困,寒衣破舊,饑餓,只能吃一些廉價的食物,與草木一樣,柔弱而不起眼。但是與孟夫子相比,作者是無名之輩,無法享受到尊榮與地位。詩人以自己貧寒的生活,表達了對時代現實的不滿和對官僚階層的嘲諷。他試圖表明自己的處境,呼吁社會關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困境。
這首詩通過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自己與孟夫子的差距,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心境。它展示了唐代一般人民生活的艱辛與困苦,呈現了一種社會階級之間的對立與矛盾。這首詩寫實而直接,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風格,生動地揭示了社會現實中的不公和不平等。它具有強烈的批評意味,向讀者傳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不平的感受和對官僚主義的不滿。
“饑飯葵藿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mèng dōng yě
與孟東野
hán yī cǎo mù pí, jī fàn kuí huò gēn.
寒衣草木皮,饑飯葵藿根。
bù wéi mèng fū zǐ, qǐ shí shì jǐng mén.
不為孟夫子,豈識市井門。
“饑飯葵藿根”平仄韻腳
拼音:jī fàn kuí huò gēn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饑飯葵藿根”的相關詩句
“饑飯葵藿根”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饑飯葵藿根”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饑飯葵藿根”出自劉叉的 《與孟東野》,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