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辨精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孰辨精粗”出自宋代釋崇岳的《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shú biàn jīng cū,詩句平仄:平仄平平。
“孰辨精粗”全詩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靈隱開爐,火種全無。
將無作有,孰辨精粗。
擬議烏藤劈脊摟,從教個個嘴盧都。
將無作有,孰辨精粗。
擬議烏藤劈脊摟,從教個個嘴盧都。
分類: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釋崇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釋崇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靈隱開爐,火種全無。
這句詩意味著靈隱寺的爐灶已經熄滅,沒有了火種。
將無作有,孰辨精粗。
這句詩表達了將無到有的轉變,問誰能夠區分精細和粗糙。
擬議烏藤劈脊摟,從教個個嘴盧都。
這句詩描述了一種虛構的景象,烏藤劈開人的背脊,使每個人都變成了無聲無息的木偶。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靈隱寺爐灶熄滅的景象,表達了一種無中生有的哲理思考。它詢問了人們對于真實與虛幻之間的區分,探討了事物表面和本質之間的關系。最后,通過描述烏藤劈開人的背脊,詩人暗示了人們沉默無言、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局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過對靈隱寺爐灶和烏藤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引入一個虛構的場景,借此探討人們對事物真實性的認知和辨別能力。詩詞中的意象鮮明,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性、真實與虛幻之間關系的思考。整首詩以一種諷刺的口吻,揭示了人們被束縛、沉默無聲的現狀,呼喚著個體的自由與表達。
這首詩詞在表達方式上獨特而深刻,通過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寓意深遠,給人以思考的啟示。它以凝練的語言和引人深思的意象,展現了宋代佛教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和審美追求。
“孰辨精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líng yǐn kāi lú, huǒ zhǒng quán wú.
靈隱開爐,火種全無。
jiāng wú zuò yǒu, shú biàn jīng cū.
將無作有,孰辨精粗。
nǐ yì wū téng pī jí lǒu, cóng jiào gè gè zuǐ lú dōu.
擬議烏藤劈脊摟,從教個個嘴盧都。
“孰辨精粗”平仄韻腳
拼音:shú biàn jīng cū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孰辨精粗”的相關詩句
“孰辨精粗”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孰辨精粗”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孰辨精粗”出自釋崇岳的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