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不解守叢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知不解守叢林”全詩
指東南,看西北。
不住云居,又憎薦福。
自知不解守叢林,永劫甘心入地獄。
分類:
《惠文伯居士請贊》釋崇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惠文伯居士請贊》是宋代釋崇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這個賊,無面目。
指東南,看西北。
不住云居,又憎薦福。
自知不解守叢林,永劫甘心入地獄。
詩意:
這首詩詞以鮮明的諷刺姿態表達了崇岳對某個偽君子或偽善者的不滿和批評。詩中的"賊"代表這個偽君子,他沒有真實的面目,虛偽而虛榮。"指東南,看西北"表明他的眼睛朝著東南方向,卻看著西北方向,意味著他行為不端、心懷不軌。他不居住在清凈的云居,卻憎惡真正的福報,暗示他對真正的修行和善行不感興趣。詩人認為這個偽君子自己明白自己不能真正守護住叢林的清靜,注定在永劫中滿心甘愿地墮入地獄。
賞析:
《惠文伯居士請贊》運用了簡練而尖銳的語言,通過明確的意象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偽君子的批評和警示。詩人以直接的方式揭示了偽君子的虛偽行為和內心的丑惡,尖銳地諷刺了他對真正修行和善行的忽視。詩詞中的"賊"一詞,具有強烈的貶義色彩,將偽君子的行為徹底貶低,使得詩詞的批判性更加明顯。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獨特,通過對偽君子的揭露和批判,表達了詩人對真誠和善行的追求,以及對偽善和虛偽的堅決抵制。
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寥寥幾句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偽君子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態度。它呈現了宋代佛教士人對偽善現象的敏銳觀察和嚴肅態度,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真誠和善行的推崇。通過詩詞的賞析,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崇岳對于真理和道德的堅守,以及對虛偽行為的警示,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啟示意義。
“自知不解守叢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wén bó jū shì qǐng zàn
惠文伯居士請贊
zhè gè zéi, wú miàn mù.
這個賊,無面目。
zhǐ dōng nán, kàn xī běi.
指東南,看西北。
bú zhù yún jū, yòu zēng jiàn fú.
不住云居,又憎薦福。
zì zhī bù jiě shǒu cóng lín, yǒng jié gān xīn rù dì yù.
自知不解守叢林,永劫甘心入地獄。
“自知不解守叢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