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憶禾山老古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憶禾山老古錐”全詩
卻憶禾山老古錐,逢人貪偏道解打鼓。
分類: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釋法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是宋代釋法薰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上佛祖逆風塵,
后代兒孫日中迷路。
卻憶禾山老古錐,
逢人貪偏道解打鼓。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富有哲理的場景,揭示了人生中的一些困境和反思。詩中提到了佛祖逆行風塵的形象,意味著佛陀超越了塵世的迷惑和誘惑,具有無畏和慈悲的力量。然而,后代的兒孫們卻在日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暗示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容易迷失自己,陷入紛亂和困惑之中。
接著,詩人回憶起禾山上的老古錐,這里象征著古老智慧的象征。老古錐是一種用來指引方向的工具,暗示著智慧和指引的重要性。然而,當人們遇到他人時,往往會因為貪婪和偏見而放棄正確的道路,跟隨錯誤的引導,就像敲打鼓一樣。
賞析: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通過對佛祖、后代兒孫、老古錐和打鼓的描繪,傳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佛祖的形象突出了超越塵世的力量和智慧,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后代兒孫們的困惑和迷失。禾山老古錐象征著古老的智慧和正確的指引,而打鼓則象征著人們容易被貪婪和偏見所引導。
這首詩詞提醒人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明智,避免迷失自己的方向。它強調了智慧和正確引導的重要性,呼喚人們追求真理和善行,超越物質欲望的束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觸及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提供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深刻思考。它以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通過象征和隱喻,引發讀者對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展現了宋代釋法薰獨特的詩詞才華。
“卻憶禾山老古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ng yī bǎi sān shí sān shǒu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cóng shàng fó zǔ nì fēng chén, hòu dài ér sūn rì zhōng mí lù.
從上佛祖逆風塵,后代兒孫日中迷路。
què yì hé shān lǎo gǔ zhuī, féng rén tān piān dào jiě dǎ gǔ.
卻憶禾山老古錐,逢人貪偏道解打鼓。
“卻憶禾山老古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