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撮來無寸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地撮來無寸土”全詩
倒岳傾湫,興云致雨。
分類:
《偈頌八十七首》釋慧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八十七首》是宋代僧人釋慧開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遇緣即宗云從龍,
隨處作主風從虎,
大地撮來無寸土。
倒岳傾湫,興云致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釋慧開對于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詩人通過比喻和象征,將自己對佛法的領悟和修行狀態表達出來。詩中描述了詩人與佛法的關系,以及他對佛法的態度和追求。
賞析:
詩詞以奪人心魄的意象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釋慧開對佛法的理解和追求。首句“遇緣即宗云從龍”,表達了詩人遇到佛法的緣分就立即追隨佛法,如同云隨龍的飛行般。這句話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即詩人對佛法的虔誠追隨和投入。
接下來的一句“隨處作主風從虎”,通過自然界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在任何地方都能自主引導風從而掌控一切,象征著詩人在修行中的自由和力量。
第三句“大地撮來無寸土”傳遞了詩人對世俗名利的超越和對物質財富的淡泊。詩人認為佛法的真諦并不需要富有的土地,而是通過內心的修行和修正來實現。
最后兩句“倒岳傾湫,興云致雨”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激情和力量。這里的“倒岳”、“傾湫”、“興云”和“致雨”都是象征性的形容詞,用來形容詩人在修行中的喜悅和激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抽象的意象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遞了釋慧開對佛法的熱愛和對修行道路的追求。詩人將自己與佛法融為一體,表達了對佛法真諦的理解和追尋,體現了一位佛教僧人的修行心態和精神追求。
“大地撮來無寸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bā shí qī shǒu
偈頌八十七首
yù yuán jí zōng yún cóng lóng, suí chù zuò zhǔ fēng cóng hǔ,
遇緣即宗云從龍,隨處作主風從虎,
dà dì cuō lái wú cùn tǔ.
大地撮來無寸土。
dào yuè qīng jiǎo,
倒岳傾湫,
xīng yún zhì yǔ.
興云致雨。
“大地撮來無寸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