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已過洞庭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扁舟已過洞庭湖”全詩
薄霧輕煙留不住,扁舟已過洞庭湖。
分類:
《頌古十五首》釋慧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十五首》是宋代釋慧遠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佛性分明脫有無,
醋酸何用掛葫蘆。
薄霧輕煙留不住,
扁舟已過洞庭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思想的頌揚,同時也包含了對世俗紛爭的冷峻態度。
首句“佛性分明脫有無”揭示了佛教強調的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佛性指的是一種純凈、澄明的心靈狀態,而“脫有無”則表示超越了對物質世界的執著和欲望。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佛性境界的追求和贊美。
第二句“醋酸何用掛葫蘆”通過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俗世紛爭的不屑和冷漠。醋酸是一種酸味的調味品,而掛葫蘆則是古代常見的一種裝飾物。這句詩意味著作者認為爭斗和爭名奪利是不值得的,就像用醋酸去裝飾一只葫蘆一樣,沒有實際意義。
第三句“薄霧輕煙留不住”描繪了薄霧和輕煙的形象,暗喻了世間事物的無常和瞬息即逝。無論是薄霧還是輕煙,都無法長久停留,這句詩映照了作者對于世俗欲望的淡漠態度。
最后一句“扁舟已過洞庭湖”用扁舟經過洞庭湖的景象,象征了人生的旅程。洞庭湖是一個廣闊的湖泊,扁舟的航行象征著人生的行進和變遷,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佛性境界的追求和對世俗紛爭的冷峻態度。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佛教理念的融入,呈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境,讓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寧靜與淡泊。
“扁舟已過洞庭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shí wǔ shǒu
頌古十五首
fó xìng fēn míng tuō yǒu wú, cù suān hé yòng guà hú lú.
佛性分明脫有無,醋酸何用掛葫蘆。
bó wù qīng yān liú bú zhù, piān zhōu yǐ guò dòng tíng hú.
薄霧輕煙留不住,扁舟已過洞庭湖。
“扁舟已過洞庭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