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名敗缺話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凈名敗缺話柄”全詩
杜口毗耶城,凈名敗缺話柄。
提上古兩端公案,發今朝一段威光。
分類:
《偈頌三十八首》釋如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三十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如凈
《偈頌三十八首》是宋代釋如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掩室摩竭國,老胡豁開頂門。
杜口毗耶城,凈名敗缺話柄。
提上古兩端公案,發今朝一段威光。
中文譯文:
遮住房室,涉足摩竭國,老胡將頂門開放。
抑制言辭,阻撓毗耶城,清凈之名敗落,缺乏言辭的依據。
拿起古老的案卷,呈現今朝一段絢爛的光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一系列意象和隱喻,表達了作者對修行、思考和言辭的思考和覺悟。在佛教的理念中,房室代表身體,摩竭國象征六根,老胡則代表無明和貪欲。掩住房室意味著控制身體欲望,摩竭國象征了克制六根的努力。老胡開放頂門則是指通過修行而讓智慧得以展現。
杜口毗耶城指的是抑制言辭中的煩惱、欲望和妄念。凈名敗缺話柄表示清凈的名聲遭受了破壞,缺乏言辭的依據,可能指的是言辭無法完全表達修行者的境界和體驗。
提上古兩端公案,發今朝一段威光,表達了作者通過回顧古代智慧,展示了當下的成就和光芒。公案是指佛教中的問題和案例,提起古代的公案意味著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誨,而今朝一段威光則是指現在的境界和成就。
這首詩詞以隱喻和比喻的手法,表達了修行者在控制欲望和言辭中的覺悟和智慧,以及通過回顧古代智慧而展現的當下成就。它傳達了佛教的價值觀和修行的重要性,同時展示了作者的思辨和詩意。
“凈名敗缺話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ān shí bā shǒu
偈頌三十八首
yǎn shì mó jié guó, lǎo hú huō kāi dǐng mén.
掩室摩竭國,老胡豁開頂門。
dù kǒu pí yé chéng, jìng míng bài quē huà bǐng.
杜口毗耶城,凈名敗缺話柄。
tí shàng gǔ liǎng duān gōng àn, fā jīn zhāo yī duàn wēi guāng.
提上古兩端公案,發今朝一段威光。
“凈名敗缺話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