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知音不易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是知音不易知”全詩
天童喝下飛出,變作無孔鐵鎚。
輥入荒田亂草,任教日炙風吹。
拈匙把箸知多少,不是知音不易知。
分類:
《偈頌二十五首》釋如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十五首》是宋代釋如凈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金剛王寶劍的神奇威力以及智慧的珍貴。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金剛王寶劍在匣,
有望風不犯之威。
天童喝下飛出,
變作無孔鐵鎚。
輥入荒田亂草,
任教日炙風吹。
拈匙把箸知多少,
不是知音不易知。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金剛王寶劍的威力和非凡之處。金剛王寶劍被安置在匣子中,卻能迎風而不受侵犯,展現出強大的威力。詩中提到天童(可能指佛教中的神靈)喝下寶劍后,它便變成了一個無孔的鐵錘,不受任何限制地在荒田和亂草間滾動,日曬風吹都無法摧毀它。這種描寫象征著寶劍的堅韌和無往不勝的力量。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一種深意。拈起一根筷子或是拿起一把勺子,都有著深意和內涵,需要經過一番修行和體悟才能真正理解。這是對智慧的隱喻,也是對真正懂得欣賞和理解詩詞之人的稱贊。詩人在最后一句中表達了,如果沒有真正的知音,理解和欣賞詩詞是非常困難的。
這首詩詞通過金剛王寶劍的形象,表達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智慧的珍貴。金剛王寶劍象征著無往不勝的力量和智慧的深度,而詩人通過對寶劍的描寫,啟發讀者思考智慧和理解的真正含義。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不是知音不易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shí wǔ shǒu
偈頌二十五首
jīn gāng wáng bǎo jiàn zài xiá, yǒu wàng fēng bù fàn zhī wēi.
金剛王寶劍在匣,有望風不犯之威。
tiān tóng hē xià fēi chū, biàn zuò wú kǒng tiě chuí.
天童喝下飛出,變作無孔鐵鎚。
gǔn rù huāng tián luàn cǎo, rèn jiào rì zhì fēng chuī.
輥入荒田亂草,任教日炙風吹。
niān shi bǎ zhù zhī duō shǎo, bú shì zhī yīn bù yì zhī.
拈匙把箸知多少,不是知音不易知。
“不是知音不易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