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全詩
落花飛絮怨流水,芳草懊恨迷東西。
嗚呼,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醉倒愁人爛似泥。
若匪丹山鳳,徒勞語楚雞。
分類:
《偈頌十八首》釋如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十八首》是宋代釋如凈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惆悵杜鵑鳥,哀哀晝夜啼。
杜鵑鳥孤獨地啼叫,悲傷的聲音在白天和黑夜中不斷回蕩。
這句描繪了杜鵑鳥孤獨無助的形象,通過哀怨的啼聲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憂傷和無奈。
落花飛絮怨流水,芳草懊恨迷東西。
飄落的花瓣和飛舞的絮毛對著流水訴說著遺憾,芳草也為被迷惑的方向而懊惱不已。
這句詩意象征著歲月無情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無論是花瓣還是絮毛,都在轉瞬間失去了原本的位置和方向。芳草的懊惱則表達了人們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常常迷失自己,感到無所適從的心情。
嗚呼,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醉倒愁人爛似泥。
啊,春光美好而持久,可是它不會停留,只能欣賞而不能長久擁有,令人陷入哀愁之中。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春光美好的贊美和對光陰易逝的感嘆。春光浩蕩而美麗,但它無法永恒存在,只能成為回憶和懷念。醉倒愁人爛似泥的描寫,則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無奈。
若匪丹山鳳,徒勞語楚雞。
如果沒有丹山上的鳳凰,楚國的雞只是徒勞而空的鳴叫。
這句詩意象征了鳳凰和普通雞的對比。丹山上的鳳凰是神圣而高貴的象征,而楚國的雞則平凡而普通。作者通過這樣的對比,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自卑,感嘆自己的言辭無法與偉大的人物相提并論。
《偈頌十八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短暫的思考和感慨。詩中以杜鵑鳥、落花、飛絮、芳草等形象,反映出人們在面對變化和迷失時的無奈與憂傷。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生命短暫性的領悟,展現了一種深沉而哀愁的情感。
“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hí bā shǒu
偈頌十八首
chóu chàng dù juān niǎo, āi āi zhòu yè tí.
惆悵杜鵑鳥,哀哀晝夜啼。
luò huā fēi xù yuàn liú shuǐ, fāng cǎo ào hèn mí dōng xī.
落花飛絮怨流水,芳草懊恨迷東西。
wū hū, chūn guāng hào dàng kě diào ér bù kě sòng,
嗚呼,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
zuì dào chóu rén làn shì ní.
醉倒愁人爛似泥。
ruò fěi dān shān fèng,
若匪丹山鳳,
tú láo yǔ chǔ jī.
徒勞語楚雞。
“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