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何處吹羌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牧童何處吹羌笛”全詩
長江淡淡吞天去,白鳥翩翩接翅飛。
屐齒苔痕猶故跡,露沙霜樹映斜暉。
牧童何處吹羌笛,哧得巢禽不敢歸。
分類:
《列岫亭書事》釋紹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列岫亭書事》是宋代釋紹嵩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自然景觀的美麗圖景,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之情和對人世間的思索。
這首詩詞通過精細的描寫展現了壯麗的山川景色。詩中描述了遠處的山巒和青翠的樹木,以及長江的寬廣和浩渺。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自然景色的美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詩中還出現了白鳥翩翩的形象,增添了詩意的輕盈和舒適。
《列岫亭書事》的賞析中,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壯麗的山水之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在大自然的遼闊和壯麗面前,人類的存在顯得微不足道,而詩人的思索則超越了日常瑣碎,深入到宇宙和人生的意義之中。
這首詩詞中的牧童吹羌笛的描寫,更進一步凸顯了自然的寧靜和純粹。牧童吹奏羌笛的音樂聲,使得鳥兒都不敢歸巢,這種場景傳遞出一種和諧的氛圍,也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美好狀態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列岫亭書事》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同時也引發自己對生命和存在的深思。
“牧童何處吹羌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è xiù tíng shū shì
列岫亭書事
jí pǔ yáo shān hé cuì wēi, zhōu nǎi xiù sè zì qīng jī.
極浦遙山合翠微,週乃秀色自清機。
cháng jiāng dàn dàn tūn tiān qù, bái niǎo piān piān jiē chì fēi.
長江淡淡吞天去,白鳥翩翩接翅飛。
jī chǐ tái hén yóu gù jī, lù shā shuāng shù yìng xié huī.
屐齒苔痕猶故跡,露沙霜樹映斜暉。
mù tóng hé chǔ chuī qiāng dí, chī dé cháo qín bù gǎn guī.
牧童何處吹羌笛,哧得巢禽不敢歸。
“牧童何處吹羌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