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有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簸箕有唇”全詩
簸箕有唇,洞庭無蓋。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分類:
《偈頌一百零二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一百零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紹曇
《偈頌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釋宗學大師釋紹曇所作的一部佛教偈頌。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正令全提,無在不在。
簸箕有唇,洞庭無蓋。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詩意:
這首偈頌以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佛教思想。詩中探討了人生中的種種境遇和行為對于命運的影響。通過對正直行為和不正之行的對比,詩人提醒人們要謹慎選擇自己的言行,以免陷入困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立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佛教的基本教義。首句中的“正令全提,無在不在”表達了正直的行為和普遍存在的關系。正直的行為是普遍適用的,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堅守正道。接著,詩中使用了簸箕和洞庭的對比,簸箕有唇指的是凡事都有回報,而洞庭無蓋則是暗示了沒有遮掩的地方,即無法逃避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對于行為選擇的警示。如果我們以奇特的商量行事,就像射出的箭一樣,必將進入地獄(意指墮入痛苦的境地)。這里的奇特商量可以理解為違背正義和道義的行為,它將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而如果我們不作奇特商量,即堅守正直的行為準則,同樣會如箭般迅速地進入地獄。這里的地獄可以理解為痛苦和苦難的狀態,提醒人們不論選擇何種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通過這首詩詞,釋紹曇以簡練的語言向人們傳遞了對于行為選擇的重要性和影響。他告誡人們要堅守正直的行為準則,避免違背正義和道義,以免陷入痛苦的境地。這種對于人生態度和行為選擇的思考,不僅在佛教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有著啟示和警示的作用。
“簸箕有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偈頌一百零二首
zhèng lìng quán tí, wú zài bù zài.
正令全提,無在不在。
bò ji yǒu chún, dòng tíng wú gài.
簸箕有唇,洞庭無蓋。
ruò zuò qí tè shāng liáng, rù dì yù rú jiàn shè.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bù zuò qí tè shāng liáng, rù dì yù rú jiàn shè.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獄如箭射。
“簸箕有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