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牯貍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牯貍奴”全詩
察秋毫處暗昏昏,透險崖中平坦坦。
三世諸佛,正視無門,白牯貍奴,活埋何限。
分類: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釋宗智弘法師所著的一篇佛教偈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向上機,頂門眼。
察秋毫處暗昏昏,
透險崖中平坦坦。
三世諸佛,
正視無門,
白牯貍奴,
活埋何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佛法的頌揚和思考。"向上機,頂門眼"指的是我們應該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覺悟,洞察事物的本質。"察秋毫處暗昏昏,透險崖中平坦坦"意味著在深入探索真理的過程中,我們要能夠看清微小而隱藏的事物,即使在困難險阻的道路上也要堅定不移。
"三世諸佛,正視無門"表明佛陀的智慧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他們以無限的慈悲和智慧面對世間的眾生。"白牯貍奴,活埋何限"則提醒人們生命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刻,不要被束縛在狹隘的境界中。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而富有哲理的表達方式,通過對比和隱喻,傳達了修行者應該追求智慧和覺悟的重要性。作者以寥寥數語展示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人生的真諦,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詩中的"向上機,頂門眼"提示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視野,超越狹隘的個人欲望,去探索更高的智慧和境界。"察秋毫處暗昏昏,透險崖中平坦坦"則提醒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挑戰,但只有勇敢面對并超越這些障礙,才能使我們的心靈變得寬廣和平靜。
"三世諸佛,正視無門"表達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佛法是普世的、無分別的。最后一句"白牯貍奴,活埋何限"則提醒我們珍惜當下,不被物質的束縛所困擾,以平等和慈悲的心態對待一切眾生。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佛教思想,引導人們超越狹隘和紛擾的世俗,尋求內心的智慧與解脫。它鼓勵修行者不斷向上追求,超越難題和挑戰,達到心靈的平靜與寬廣。
“白牯貍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yī shí qī shǒu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xiàng shàng jī, dǐng mén yǎn.
向上機,頂門眼。
chá qiū háo chù àn hūn hūn, tòu xiǎn yá zhōng píng tǎn tǎn.
察秋毫處暗昏昏,透險崖中平坦坦。
sān shì zhū fú, zhèng shì wú mén,
三世諸佛,正視無門,
bái gǔ lí nú, huó mái hé xiàn.
白牯貍奴,活埋何限。
“白牯貍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