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巖花幾見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血濺巖花幾見春”全詩
子規苦勸人歸去,血濺巖花幾見春。
分類: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紹曇
詩意: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釋宗漢的高僧釋紹曇所作,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旅行者長久以來在客路上奔馳的情景。詩中描述了他在歲月的深處匆匆飛馳,早晨游歷于東魯地區,傍晚則穿越至西秦地域。在這個漫長的旅途中,他聽到了子規(即杜鵑)的悲鳴,杜鵑苦勸他歸去,血濺巖花的景象也給他帶來了一絲春天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刻畫了一個旅行者的經歷。詩中的“客路奔馳歲月深”揭示了作者的長期奔波和勞累,歲月的流逝似乎強調了他的孤寂和辛勞。朝游東魯暮西秦,顯示了他的旅途漫長而輾轉,不斷穿越不同的地域,經歷各種風景和人文風情。子規苦勸人歸去,表達了杜鵑的喚醒和警示,仿佛在告訴作者應該回歸家園,享受安寧與溫暖。而“血濺巖花幾見春”這句描述則給人一種血色和花朵交織的景象,暗示著盡管在旅途中的辛酸與疲憊,但仍然能夠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給人一絲希望和慰藉。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詞語展現了旅行者的心境和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草木花鳥的象征運用,表達了對歸鄉和家園的渴望,同時也傳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悟。作者在描寫旅行者的經歷中,融入了對人生、時光和季節變遷的思考,讓讀者在領略美景的同時也產生共鳴。
總之,《偈頌一百一十七首》通過描繪旅行者的奔波和經歷,以及對自然界景物的聯想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歸鄉與家園的思念和希望,同時也表現出對自然界的敬畏與感悟。這首詩以簡約而深刻的表達方式,引起讀者對人生和旅途的思考,營造出一種深沉而富有情感的詩意。
“血濺巖花幾見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yī shí qī shǒu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kè lù bēn chí suì yuè shēn, cháo yóu dōng lǔ mù xī qín.
客路奔馳歲月深,朝游東魯暮西秦。
zǐ guī kǔ quàn rén guī qù, xuè jiàn yán huā jǐ jiàn chūn.
子規苦勸人歸去,血濺巖花幾見春。
“血濺巖花幾見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