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陰兒孫義不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覆陰兒孫義不寒”全詩
何似當時休擘破,渾侖留與后人看。
分類:
《頌古四十四首》釋師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四十四首》是宋代釋師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帶著古物來送去,形狀圓滾滾,
寓意世世子孫無負義之寒。
何等美好啊,當時的辛勤采集和整理,
留給后人一覽的是渾然完整的珍寶。
詩意和賞析:
《頌古四十四首》以古物的傳遞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古物的珍貴和傳承的思考。詩中描述了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古物被傳遞給后代,代代相傳,象征著家族的延續和子孫的義務。
首句"持來送去樣團團"描繪了古物被捧在手中,來來回回傳遞的情景,形狀圓滾滾,展現了古物的可愛和可貴之處。
第二句"覆陰兒孫義不寒"表達了作者對后代子孫的期望,希望他們不會辜負祖先的期許,承擔起傳承和發揚古物的義務。"陰"在這里指代祖先,"義不寒"表示子孫應當肩負起維護家族傳統和價值觀的責任,不使祖先的心意失望。
接下來的兩句"何似當時休擘破,渾侖留與后人看"則表達了作者對當時人們對古物的辛勤采集和整理的贊賞之情。"休擘破"指的是對古物的悉心整理和保護,"渾侖"則是指完整無缺的珍貴古物。通過這兩句詩,作者對古物傳承的重要性進行了強調,將珍貴的古物留給后人觀賞,使他們能夠了解和欣賞到歷史的瑰寶。
整首詩以古物的傳承為線索,展現了作者對古物的珍視和對后代的期望。通過贊美古物的價值和傳承的重要性,釋師范呼吁后人應當繼承和發揚祖先的智慧和美德,傳承文化的精髓,為后世留下寶貴的遺產。該詩表達了作者對古物傳承的思考,同時也向讀者提出了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覆陰兒孫義不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sì shí sì shǒu
頌古四十四首
chí lái sòng qù yàng tuán tuán, fù yīn ér sūn yì bù hán.
持來送去樣團團,覆陰兒孫義不寒。
hé sì dāng shí xiū bāi pò, hún lún liú yǔ hòu rén kàn.
何似當時休擘破,渾侖留與后人看。
“覆陰兒孫義不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