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展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言無展事”全詩
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分類:
《偈頌十七首》釋師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師范
《偈頌十七首》是由宋代佛教高僧釋師范所創作的一組詩詞。這些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表達了一種超越言語的境界。
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第一首:
言無展事,語不投機。
譯文:言辭不能展示真實,言語無法契合。
詩意:這首詩詞表達了言辭和語言的局限性。它告訴我們,言辭無法完全展示事物的真實本質,而語言也無法完全契合所有的理解和交流。通過這種表達,作者意在提醒人們在言語溝通中應保持謙虛和意識到溝通的局限性。
賞析: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文字,直接表達了言語的局限性。它提醒人們在交流中要意識到言辭和語言的有限性,并在溝通中保持謙虛和理解,以免因為言辭的局限而導致誤解和爭論。
第二首:
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譯文:接受言辭者失去,困于句子者迷失。
詩意:這首詩詞表達了言辭和句子的限制對于理解和領悟的阻礙。它告訴我們,當我們過于依賴言辭和句子時,會失去真正的理解和領悟。通過這種表達,作者以佛教的視角提醒人們超越語言的束縛,尋求更深層次的領悟和體驗。
賞析:這首詩詞運用簡練的語言,寓意深遠。它指出了過度依賴言辭和句子對于理解的阻礙,并鼓勵人們超越語言的限制,尋求更高層次的智慧和體驗。這種境界的追求符合佛教思想的教導,也對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提出了深刻的啟示。
總的來說,釋師范的《偈頌十七首》以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表達了言辭和語言的限制,以及超越語言的境界的追求。這些詩詞通過直接的表達和寓意深遠的詩意,引發人們對于言辭和語言的思考,同時提醒我們超越語言的束縛,追求更高層次的智慧和體驗。這組詩詞展現了佛教思想的智慧和教導,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言無展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hí qī shǒu
偈頌十七首
yán wú zhǎn shì, yǔ bù tóu jī.
言無展事,語不投機。
chéng yán zhě sàng, zhì jù zhě mí.
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言無展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