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罷送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柴門罷送迎”全詩
不褒市朝路,深諳猨鳥情。
田衣聯槲葉,山火燎松明。
自說歸棲后,柴門罷送迎。
分類:
《贈隱僧》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隱僧》是宋代禪僧釋文珦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禪居高處的寧靜,以及隱士對自然的深入感悟和對人世間的超脫態度。
詩中通過禪居的環境構筑出一種寧靜的氛圍,表現出道家的清靜之道。詩人感嘆禪居之地的寧靜,道氣的純凈。他不愿褒揚市朝的繁華喧囂,而是深刻理解猿猴和鳥鳴的情感。這種對自然的敏感,體現了隱士對于自然界的親近和對生命的敬畏。
詩人在描寫自然景觀時,運用了田衣聯槲葉、山火燎松明的意象,以展現自然界的美與災難。田衣是一種用來遮蔭的衣物,與槲樹葉聯在一起,意味著禪居者用自然界的物質與環境相融合,體驗自然的美妙。而山火燎燒松樹,又表現了自然界的破壞與變化,這種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使詩人更加明白世事無常、萬物變化的真理。
最后兩句"自說歸棲后,柴門罷送迎"表達了詩人的超脫心態。詩人表示,他在歸隱之后,不再受到世俗的拘束,不再有人來送他或迎接他。這種超然世俗的態度,體現了詩人對世事的淡泊和對人情的超然。
整首詩通過對禪居環境的描繪和對自然的感悟,展示了隱士的生活態度和對人世間的超脫。詩人以純凈的語言和深邃的意象,傳達了禪宗思想中的寧靜、清凈和超越世俗的境界。這首詩充滿了禪意,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追求內心的寧靜。
“柴門罷送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ǐn sēng
贈隱僧
chán jū jì gāo jìng, dào qì yóu qī qīng.
禪居既高靜,道氣尤凄清。
bù bāo shì cháo lù, shēn ān yuán niǎo qíng.
不褒市朝路,深諳猨鳥情。
tián yī lián hú yè, shān huǒ liǎo sōng míng.
田衣聯槲葉,山火燎松明。
zì shuō guī qī hòu, zhài mén bà sòng yíng.
自說歸棲后,柴門罷送迎。
“柴門罷送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