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聽胡兒吹曉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厭聽胡兒吹曉角”全詩
厭聽胡兒吹曉角,聲聲都是斷腸聲。
分類:
《邊思》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邊思》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它以邊塞戍守的苦難和孤寂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邊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通過描繪十年的辛苦戍邊生活,展示了邊塞地區的荒涼景象,描繪了漫長而遼闊的北方邊疆。作者在邊塞聽到胡人吹奏黎明的號角,但這些聲音卻讓他感到痛苦,因為這些聲音無不帶給他斷腸的痛楚。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邊思》
十年辛苦守邊疆,
北方荒涼萬里長。
厭聽黎明胡人角,
聲聲都是斷腸聲。
中文譯文:
十年來辛苦守衛邊疆,
北方邊塞荒涼漫無際。
厭倦聽到黎明時胡人吹奏的號角,
每一聲都帶來心碎的痛苦聲音。
詩意和賞析:
《邊思》以邊塞戍守的生活為背景,揭示了作者在邊塞長期以來的艱辛和孤獨。詩詞首句直接點出了十年的辛苦戍邊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這段時光的苦楚和疲憊。接著,詩人以望而不見的北方邊疆為背景,形容了邊塞的廣袤和遼闊,以及凄涼的景象。這種荒涼的描寫進一步增加了讀者對邊塞生活的感受。
詩詞的核心是作者對黎明時分聽到的胡人吹奏號角的厭倦和痛苦。這些號角聲伴隨著黎明的到來,本應是一種振奮人心的聲音,但對于作者來說,它們卻成為了斷腸的痛楚。這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家園的思念,也暗示了邊塞生活的殘酷和不易。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通過對邊塞戍守生活的描繪和對黎明號角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感慨。它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邊塞生活的艱辛和詩人對家園的深情厚意。
“厭聽胡兒吹曉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ān sī
邊思
shí nián xīn kǔ shù biān chéng, shuò mò màn màn wàn lǐ píng.
十年辛苦戍邊城,朔漠漫漫萬里平。
yàn tīng hú ér chuī xiǎo jiǎo, shēng shēng dōu shì duàn cháng shēng.
厭聽胡兒吹曉角,聲聲都是斷腸聲。
“厭聽胡兒吹曉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