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忽憶歸山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高忽憶歸山住”全詩
獨攜鐵錫來參尋,禪中悟得唐人吟。
秋高忽憶歸山住,舊結茅茨連古樹。
他年我欲尋君去,只恐云深不知處。
分類:
《送僧歸廬山》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歸廬山》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僧侶歸去廬山陰,
木皮為衣云為心。
帶著鐵錫踏歸程,
禪中領悟唐人吟。
秋高時憶山中居,
故友相會古茅舍。
他年我欲相尋訪,
恐怕云深無所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僧侶離開廬山的情景。詩人以廬山的陰暗作為背景,表現了僧侶內心的虔誠和超脫塵世的態度。僧侶身上的衣袍由木皮制成,寓意著樸素和簡樸的生活方式,而他的內心則像浮云一樣輕盈自由。受到禪修的啟發,僧侶在旅途中領悟到了唐代詩人的吟詠之美。秋高時,詩人憶起了山中的居住,回想起與老友們在古老茅舍相聚的時光。最后,詩人表達了他希望在將來能夠再次相聚的愿望,但又擔心云霧的隱蔽可能使他無法找到彼此的位置。
賞析:
《送僧歸廬山》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僧侶離開廬山的情景,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廬山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廬山陰暗和木皮衣袍、云的形象,突出了僧侶超脫塵世的心靈和樸素的生活態度。詩人還通過禪修的啟發,將唐人吟詠的美妙表達出來,展示了禪修對于人心境界的提升。在描繪山中居住和友人相聚的時光時,詩人運用了古老茅舍和連綿不絕的古樹,呈現出一種寧靜、悠閑和深厚的人文氣息。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將來相聚的希望,但同時也暗示了時間和空間的不可預知性,使整首詩詞更具深意。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意象的運用和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展現了僧侶的超脫和內心世界的美好。同時,詩人通過山水之間的情感交流,表達了對友誼和相聚的珍視。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深思和思鄉之情,引發讀者對于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思考。
“秋高忽憶歸山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guī lú shān
送僧歸廬山
shàng rén jiā zài lú shān yīn, mù pí zuò yī yún zuò xīn.
上人家在廬山陰,木皮作衣云作心。
dú xié tiě xī lái cān xún, chán zhōng wù dé táng rén yín.
獨攜鐵錫來參尋,禪中悟得唐人吟。
qiū gāo hū yì guī shān zhù, jiù jié máo cí lián gǔ shù.
秋高忽憶歸山住,舊結茅茨連古樹。
tā nián wǒ yù xún jūn qù, zhǐ kǒng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他年我欲尋君去,只恐云深不知處。
“秋高忽憶歸山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