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不置茶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懶不置茶杯”全詩
自歸孤嶂下,已是十年來。
世慮消除盡,閒門不得開。
相過但清話,懶不置茶杯。
分類:
《樗櫟》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樗櫟》
朝代:宋代
作者:釋文珦
樗櫟非時用,悠悠任散材。
自歸孤嶂下,已是十年來。
世慮消除盡,閒門不得開。
相過但清話,懶不置茶杯。
中文譯文:
樗櫟并非適時之材,悠悠地隨意散落。
自我回歸孤嶂下,已經十年有余。
世間的煩憂漸漸消解殆盡,門戶閑敞卻無法開啟。
與人相遇只言清晰,慵懶地不去擺放茶杯。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內心的閑適和超脫。樗櫟是一種常見的樹木,作者以其作為比喻,表達了自己并非適合應時之人,寧愿像樗櫟一樣悠閑地隨意散落。他已經獨自歸隱孤嶂多年了,過著與塵世隔絕的生活。在這個與世無爭的環境中,他的煩憂逐漸消散,但他也意識到自己的門戶已經很久無人來訪。盡管如此,當有人拜訪時,他只愿言談清晰,不愿費心擺設茶杯,表現出了他對物質和世俗紛擾的淡漠態度。
賞析:
《樗櫟》這首詩體現了佛教禪宗的影響,以及作者對塵世的超脫和超然態度。樗櫟被用作隱喻,傳達了作者不愿迎合時尚與世俗的心境,而是選擇自由自在地生活。他返璞歸真,遠離塵囂,消除了世間的煩憂。嶂下的歸隱象征著作者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自由。盡管他的門戶不常開啟,但當有人來訪時,他仍然保持著清晰明了的交流,不受瑣碎事物的干擾。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內心境界,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境,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懶不置茶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lì
樗櫟
chū lì fēi shí yòng, yōu yōu rèn sàn cái.
樗櫟非時用,悠悠任散材。
zì guī gū zhàng xià, yǐ shì shí nián lái.
自歸孤嶂下,已是十年來。
shì lǜ xiāo chú jǐn, xián mén bù dé kāi.
世慮消除盡,閒門不得開。
xiāng guò dàn qīng huà, lǎn bù zhì chá bēi.
相過但清話,懶不置茶杯。
“懶不置茶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