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下住僧多白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巖下住僧多白首”全詩
泉墮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竅狹于村。
蘿煙尚瘞仙人骨,磯月應招釣客魂。
巖下住僧多白首,不聞塵世似桃源。
分類:
《題南巖》釋行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南巖》是宋代釋行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昔年此地屬龍門,
過去的歲月,這個地方曾經是龍門的一部分,
兩壁崖崖禹鑿痕。
兩側的懸崖上,還留有禹王鑿渠的痕跡。
泉墮半空翻作雨,
泉水從半空中傾瀉而下,宛如雨滴,
天藏一竅狹于村。
天空中隱匿著一個狹窄的洞口,就在這村莊上方。
蘿煙尚瘞仙人骨,
茂密的蔓藤煙霧中,仍葬有仙人的尸骨,
磯月應招釣客魂。
峭壁上的明月照亮著吸引著那些垂釣者的靈魂。
巖下住僧多白首,
山巖下居住著許多已經白發蒼蒼的僧人,
不聞塵世似桃源。
他們聽不到塵世的喧囂,宛如身處桃源般。
詩意和賞析:
《題南巖》通過對南巖的描繪,展現了一幅清幽、寧靜的山水景色。首先,詩人提及了龍門,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禹王曾在此處鑿渠治水,這象征著古代英雄的偉業。接著,描述了泉水從峭壁上流下,如雨滴般灑落,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天空中的狹窄洞口和明亮的月光則增添了神秘感和詩意。詩中還提到了茂密的蔓藤和隱藏其中的仙人尸骨,這給人一種與塵世隔絕的感覺,似乎進入了一個超然的境界。最后,詩人寫到山巖下居住著許多白發蒼蒼的僧人,他們已經超脫塵世,過著寧靜而祥和的生活。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山川水石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向往。同時,通過描繪歷史遺跡和仙人傳說,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整體而言,詩意深邃,給人一種寧靜、超然的感受,使讀者心境沉靜,仿佛身臨其境、與詩人一同享受這片桃源之地。
“巖下住僧多白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nán yán
題南巖
xī nián cǐ dì shǔ lóng mén, liǎng bì yá yá yǔ záo hén.
昔年此地屬龍門,兩壁崖崖禹鑿痕。
quán duò bàn kōng fān zuò yǔ, tiān cáng yī qiào xiá yú cūn.
泉墮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竅狹于村。
luó yān shàng yì xiān rén gǔ, jī yuè yīng zhāo diào kè hún.
蘿煙尚瘞仙人骨,磯月應招釣客魂。
yán xià zhù sēng duō bái shǒu, bù wén chén shì shì táo yuán.
巖下住僧多白首,不聞塵世似桃源。
“巖下住僧多白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