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何年富貴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是何年富貴人”全詩
雨打梨花寒食近,王孫騎馬自游春。
分類:
《題所見》釋行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所見》是宋代釋行海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草埋苔染石麒麟,
曾是何年富貴人。
雨打梨花寒食近,
王孫騎馬自游春。
譯文:
茂盛的草木覆蓋著石雕的麒麟,
曾經是哪一年的富貴人物。
雨水打在梨花上,預示著寒食節的臨近,
王孫們騎馬自由地游玩在春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畫面。首先,草木蔥蘢,苔蘚覆蓋著一座石雕的麒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繁盛和生機。其次,詩中提到了曾經居住在這里的富貴人物,暗示著這個地方曾經繁榮昌盛,有過輝煌的歷史。接下來,雨水打在盛開的梨花上,預示著寒食節的即將到來,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最后,王孫們騎馬自由地游玩在春天,表達了年輕人的快樂和無拘無束的心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觀的畫面,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提及歷史人物,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草木繁盛的景象與石雕的麒麟相映成趣,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蓬勃。同時,通過寒食節的提及,詩人將這幅畫面與傳統文化相連接,給人以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感。最后,王孫們騎馬游玩的場景,展現了年輕人無拘無束、快樂自在的心態,給人以活力和希望。
整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傳統文化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它既有自然景觀的美感,又有歷史文化的溫度,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使人們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對世界的獨特觀察和感悟。
“曾是何年富貴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uǒ jiàn
題所見
cǎo mái tái rǎn shí qí lín, céng shì hé nián fù guì rén.
草埋苔染石麒麟,曾是何年富貴人。
yǔ dǎ lí huā hán shí jìn, wáng sūn qí mǎ zì yóu chūn.
雨打梨花寒食近,王孫騎馬自游春。
“曾是何年富貴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