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曾通線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個不曾通線縫”全詩
那個不曾通線縫,徒奔南岳往天臺。
分類:
《頌古九十八首》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釋印肅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披云帶雨鳳翔來,
住色依聲眼不開。
那個不曾通線縫,
徒奔南岳往天臺。
中文譯文:
鳳凰披著云彩,帶著雨水飛翔而來,
停留在色彩中,依靠聲音,眼睛卻不打開。
那個從未穿過線縫的人,
只是徒然奔走于南岳和天臺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鳳凰為象征,表達了一種追逐自由和遠大理想的主題。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常常被賦予美好的寓意,代表著自由、希望和重生。詩中的鳳凰通過穿越云彩和帶著雨水飛翔而來,展示了其靈動的形象和超凡的能力。
然而,詩中提到的鳳凰卻停留在色彩中,依靠聲音而不打開眼睛。這種表述可以理解為鳳凰將自己的感知和體驗局限在了特定的范圍內,而沒有真正認識到周圍的世界。這或許是作者對于一些人追逐目標時過于迷戀細節而忽略整體的批評。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一個人徒然奔走于南岳和天臺之間,卻從未能夠穿越線縫。這里的南岳和天臺可以被視為具有象征意義的地點,代表著高遠的理想和追求。然而,詩中的人卻徒勞地奔走于這兩個地方之間,卻無法真正實現自己的抱負。
整首詩以鳳凰和追逐為主題,通過對比鳳凰的自由和遠大理想與人的束縛和無奈,表達了對于追求理想的思考和反思。作者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于過于迷戀細節而忽略整體,以及對于人們追逐理想卻常常陷入困境的一種批評和警示。
“那個不曾通線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jiǔ shí bā shǒu
頌古九十八首
pī yún dài yǔ fèng xiáng lái, zhù sè yī shēng yǎn bù kāi.
披云帶雨鳳翔來,住色依聲眼不開。
nà gè bù céng tōng xiàn fèng, tú bēn nán yuè wǎng tiān tāi.
那個不曾通線縫,徒奔南岳往天臺。
“那個不曾通線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